去县城卖粮食和在村里卖粮食价钱一样,谁愿意去县城啊。
进出一趟,得好几文的进城费呢。
附近村子不少人也这么想,到粮食收上来后,要卖粮食的就给李家大舅带个信。
李家大舅做生意公道,从来不压秤,给的价钱都是市价。
“还有咱家养的那些猪,也挣了三十多两。”陈大树笑道。
陈四树就道:“养猪挣的不多。”
陈老汉不乐意听:“三十多两还是挣的不多?咱家以前一年到头也就挣个几两银子。”
“做人可不能忘本。”李氏添了一句。
被爹娘同时说了,陈四树虚下来了。
陈老汉感叹:“田丰真真是个能人啊,把咱家的田地屋子管的都好好的。”
“地里收成不比村里人少,还把空地圈出来养鸡养鸭的,都挣了不少银钱。”
他们当时离开陈家湾时,很担心田地。
就算是自家田地,有些人也会偷懒,何况是长工。
谁成想,田丰把这些人管的好好的。
李氏念叨:“那咱得好好谢谢他。”
“那是肯定,我这回回去,帮他娶了个媳妇,往后他们小夫妻一块儿帮咱管着田地。”
陈小桑好奇:“爹还会做媒么?”
平时里都是娘管大哥他们的婚事,爹从来没管过的。
陈老汉摆摆手:“我不成,都是你大嫂弄的。”
大树媳妇兴致勃勃说起她第一次做媒的经历。
虽说田丰是个奴籍,可人能干啊,日子还过得好,也不是没人愿意。
大树媳妇回去就找了媒人说要给田丰娶媳妇,又多给了几十文说媒费,那媒人见天往陈家跑。
连着说了好几户人家,最后找了户人品好,人又踏实本分的姑娘。
田丰一眼就相中了,人家姑娘也乐意,这就成了。
“也是该给他娶个亲。”李氏点点头。
“给他娶亲,咱们也耽搁了不少工夫,一直没来得及赶回来。”大树媳妇解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