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效果,就多坚持些日子试试。
陈小桑每日除了看书抄书,又多了一个活儿,就是要帮着给许忠看病。
不过十来日,京城的人就都在传沈睿庭被封明威将军,正四品。
这消息一传过来,京城人就津津乐道。
那可是探花,竟然连连打胜仗,当了四品将军,这还不够稀奇么?
于是京城到处都在说这事儿,有些人打听到陈家面馆,拉了接待客人的陈二树和陈四树问起沈睿庭的事。
陈二树一看这情形好啊,还能多做生意呢。
他回来就跟一家子商量:“干脆找位说书先生来咱们面馆说书吧?”
陈老汉犹豫:“那不是又得花钱呐?”
“能多挣啊,爹你想啊,那些人在咱面馆听书,不得点碗面吃啊,咱这生意就好了。”陈二树脑子活,这会儿掰开了跟陈老汉说。
陈四树最支持他二哥:“他们在外面打听,还挡着没让咱家做生意呢。”
陈大树也点了头:“谁还能有咱了解睿庭,咱跟说书先生把事儿都讲了,让说书先生待在咱们面馆讲给想听的人听。”
“说书先生的工钱不贵,一天一百个铜板就够了,咱多卖几碗面也就赚回来了,往后咱们面馆生意还能更好。”陈二树怂恿。
儿子们你一句我一句,显然都愿意这么干。
陈老汉也心动了。
用小桑的话说,这就是做宣传。
他点了头:“你们去请个靠谱的说书先生吧。”
五个树高兴的不行。
他们也不迟疑,让陈二树和陈大树去各个茶馆转悠,挑着一个好的说书先生来说这事。
说书先生大多是今儿有人请就在这儿说说书,明儿有人请就去别处说的。
陈大树陈二树两人大晚上往各家茶楼跑了一圈,蹲在外面一家家听过去,就找到了一个说的最有意思的。
两人可算舍得花钱,进了茶馆,等那说书的先生说完,就上前去请那位先生。
那位说书先生一听是要将探花郎的事迹,双眼一亮,跟两兄弟蹲在墙脚听了一会儿,就连连点头:“明儿我就去两位的面馆好好听听。”
说书人说到办到,第二天一早就到了面馆,见到门口站着的人后,他倒抽口凉气。
陈二树赶忙将说书先生请进去,笑着道:“先生等久了吧?”
“才来才来,怎么门口这么多人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