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红楼+清穿]榜下捉婿 > 番外·黛玉01

番外·黛玉01(1 / 2)

番外·黛玉01

黛玉很小的时候就知道,自己有一个哥哥寄养在堂伯家中。

但她对这个哥哥的存在没有一丝实感,他对黛玉而言,更像是一个故事中的人物:虽然时常从父母口中听到,却从未见过,有时候她甚至怀疑这个哥哥是否真的存在。

等到弟弟出生后,黛玉几乎天天都会抽出时间去和弟弟相处一段时间,比起触手可及的弟弟,哥哥的存在对她而言就更遥远了。

一直到,尚且不满三岁的弟弟因病夭折。

黛玉与弟弟的年纪只相差一岁,显然不会是一母同胞所出。虽然母亲一直让她和弟弟培养感情,但可能是因为她有一个哥哥,所以母亲并未将弟弟抱养在身边教养。

但母亲并未亏待了弟弟,一应衣食住行比照黛玉,未曾短缺分毫。

弟弟夭折,本与母亲毫无关系。

但世人就是这么离奇,明明他们不了解内情,也能随口编造一个“我是林家某某下人某某亲戚”的身份,并借此对旁人宣扬“林家的内帷密辛”,而且说得信誓旦旦,好似他们真的亲眼见过一般。

而在他们口中,弟弟的死全变成了母亲的过错。

原因?

他们说,只要弟弟死了,林家祖上几代积累的家产便全是她那一对儿女的了。

但林家四代列侯,积攒了无数家产,又因子嗣不丰不曾分薄出去。即便弟弟平安长大,刨去祖产后分得三成,也不会降低继承人的生活水平。

若弟弟长大后能科举入仕,反倒可以在官场上和哥哥互为耳目臂膀,使彼此官途更为通畅。

母亲根本没理由伤害弟弟。

可这般简单的道理,黛玉一个四岁小孩儿都知道,她的母亲却好似钻进了牛角尖,每日心情郁结。

父亲眼见不好,干脆给京裏去了消息,设法调了职位。

虽没办法回京,也不能到两人老家姑苏、金陵任职,但还是捞到了一个维扬巡盐御史的兼任职务。

一家人匆匆搬到了维扬,远离了之前的流言环境。

一开始母亲确实好了不少,但没多久,原本心情有所好转的母亲竟不知为何再次衰败了下去。

很快,母亲就病倒在了床上。

黛玉连学业都顾不得了,每日床前侍疾,没多久也病了。

父亲忙于公务,对母女二人的病情实在有心无力,只能想尽办法为她们请来维扬最有名的大夫。

黛玉倒是很快就好了,母亲却一直缠绵病榻,仿佛随时会撒手人寰。

许是没办法了,父亲只能派人快马加鞭给京城送信,将一直住在堂伯家的兄长叫到维扬见母亲最后一面。

哥哥年纪不大,但表情冷峻,看起来如雪地冷松,孤高不易亲近。

但他对黛玉很好。

刚见面,就送了黛玉一车从京城带来的礼物,据说从她出生开始,哥哥就会逢年过节给她买一件礼物,慢慢积攒下来的。

只是比起对黛玉的温柔,兄长待父母的态度就要冷淡许多。

黛玉看在眼裏,微有些伤心。

但她没说什么。

她想:若自己也如兄长一般,只因为身体不好就被父母送到京城独自长大,可能也会与父母生出隔阂。

黛玉因弟弟夭折与母亲病重两件事的接连打击而日渐敏感,兄长却全然不受影响。

因与家人长期两地分隔,兄长与母亲没什么感情,但他又是林家板上钉钉的下任继承人,在林家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做任何事。

所以在黛玉仍为母亲病情担忧的时候,兄长第一时间便叫来母亲身边的所有人,询问母亲生病的缘由,生病前后见过什么人,又做了什么事。

黛玉聪慧,立刻意识到兄长是怀疑母亲被人害了。

虽然不知道兄长为何这般想,她却第一时间站到了兄长身侧,并告诉了自己所知道的一切信息。

也是经过兄长对贴身伺候母亲的那些人的审问,黛玉才终于知道,原来母亲来到维扬后明明身体有所好转,却仍在没多久后再次生病,竟是因为弟弟的生母。

因为姨娘经历丧子之痛后陷入了绝望之中,她觉得是自己照顾不周害了弟弟,于是多次自寻短见,然后被身边人救下,为了劝她便在她耳边嚼舌根,说是弟弟被母亲害了。

加上当时所有人都这样说,姨娘便转移仇恨,恨上了母亲。

她三五不时地找到母亲,也不知说了什么,母亲便渐渐生了病,还一直好不起来。

得知内情,黛玉气得想杀人。

兄长却说:“母亲不会这么蠢。”

到底害没害人,母亲自己难道不知道?岂会因为流言、因为姨娘几句闲话就生了病?

说这话时,兄长表情冷漠到了极点,“母亲可是外祖母按照宗妇标准亲手教养出来的。”

黛玉敏感地察觉到了,兄长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外祖母的不喜。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