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孙彦就把这份奏折压下,并没有在军机处中和大家商量。
但是孙彦却没有想到,贾珂把这件事的前因后果早就看得清清楚楚。
原来贾珂根本就不放心这个义忠亲王麾下的人,早就派人把他监视的,严严实实。
而同时李应泰的文书也悄悄的送到了京城,原来这李应泰也是暗卫的人手,原先这些盐厂的管事以及盐商们还不敢如此嚣张,朝廷又想要地方稳定,所以对于李应泰说的奏折的事情,并没有怎么在意。
但是这一回却不同以往,那在运河上翻了盐船,使得北方的盐价大涨,百姓们已经怨声载道。
这件事自然就传到了贾珂的御案前,再加上李应泰的奏折,贾珂可算是明白了,这些盐商在搞什么鬼,这是要把他们的损失补起来。
但是贾珂并没有就这么放过这件事情,因为他觉得十分的蹊跷。
这些盐商可以说是天下的首富,他们就从来没有短银子的时候,怎么现在为了银子这样的处心积虑?
而且这短的可不是几十万两银子,而是几百万,这些银两可是能干很多大事的。
贾珂在养心殿中来回的走踱步,思考着这些盐商们到底要干什么,要说是造反,贾珂是不相信的。
这些盐商一个个养尊处优,哪里会干这些,脑袋别在腰间的事情。
“李德善。”
旁边一直伺候贾珂的李德善,听了贾珂的招呼,立刻向前来,供着孙子问道:“主子在唤奴才?”
“江南的盐商,这段时间有些异动,你知不知道。”
“回主子的话,奴才已经得到小的禀报,汪应庚现在大力发展私盐,对于盐厂的食盐已经很少进了,因此今年的盐税和盐厂的利润得不到保证,但是前一段时间汪应泰又突然把这些钱全补上了。”
“他一个盐商,每天锦衣玉食,难道就这么缺钱吗?”
“回主子的话,汪应庚本身并没有什么和以前不同的地方。”
“那你就把你的番子派出去好好查一查,我看其中必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情。”
李德善听了之后赶紧答应他也不是傻子,他在这件事中也感觉到了浓浓的阴谋味道。
要说这盐商,每年不说他们私下里贩卖私盐,光是正经渠道所进的食盐,每年的获利就有2000万两以上,除了税收的几百万了,还有每年向皇帝进贡的三四百万两,剩下的1000万辆都是被他们这些盐商分了,天下谁都可能缺钱,只有他们这些人是从来不缺钱的。
李德善想到这里突然又意识到一件事情,今年盐商的三四百万两孝敬,还没有送到宫中。
要说以前这些银两自然是入了皇帝内库,但是现在这些银子也应该转到他们主子燕王的府里。
李德善有了这个意识之后,立刻提醒贾珂,“主子,每年盐商都要给皇帝孝敬三四百万两的白银,今年这些银子到现在还没有送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