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面对炎皇了,哪怕私底下,他们也不敢说出内心的答案。
普天之下,众生渺渺,谁又能绝对无私?
圣人恐怕都做不到。
更别说他们这些早已被利益锁链捆绑死的朝廷重臣了。
顾期颐也没指望他们能回答,只是淡淡的继续问第二个问题。
“满朝文武,谁又真正的为平民百姓做了一些事情?”
同样很难回答的问题。
顾期颐本身就没指望他们能给出回答。
哪怕有人回答,那也是场面话,做不得数。
两个问题,问的百官心里直打鼓。
不靠谱的炎皇修订农法就算了,这个更不靠谱的国师,怎么会问出这种‘没脑子’的问题。
不对!
不是没脑子。
国师这是意有所指!
首辅尚书等位极人臣的几位大臣,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顾期颐笑了笑,说道:“朝廷任命你们为重臣,是看上了你们的能力,看上了你们能为天下苍生,平民百姓做出贡献,而不是看上了你们背后的势力。
若论势力,纵观天下,哪方比得上朝廷?”
顾期颐说话很直白,没有拐弯抹角。
他的性格惫懒,不喜欢这些弯弯绕绕。
随着实力越来越强,他直接无视了某些应当说的场面话。
我说了,你们不服,无所谓。
但是必须要做!
不做,我打你!
这就是实力带来的绝对压制。
也是社会结构中,比利益还要强大的重要构成。
一个社会,国家的形成来自于方方面面。
其中利益最重要,也最具有效果。
但并不是绝对的。
绝对的,纯粹的是生死,实力。
这也就是农法修订的主要因素。
侠以武犯禁,自古有之,不管哪个世界,都会这样。
修士,实力,拳头说话。
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社会风气。
需要改。
而大改,就会牵扯到诸多利益。
例如眼前百官背后的的实力。
不然他们闲得蛋疼,来向炎皇打奏折,请炎皇收起一个本来对他们影响就小的农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