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回乡小农民 > 第一一六章儿时的记忆(二)赶大集与糖葫芦

第一一六章儿时的记忆(二)赶大集与糖葫芦(2 / 3)

几个去得早的家长已经带着孩子回来了,大包小包的堆满电动车。还有手里拿着各种玩具,吃食。穿着崭新的衣服,虽然被西北风吹得小脸通红的小脸,但却笑容灿烂的孩子们。

不仅是孩子。所有的人都是同样的笑容满面。互相招呼着,开着新买的电动车,摩托车,甚至小汽车,一路不停地和熟人打着招呼,询问着,问候着。

“他大叔,赶集去呀!”

“老王,赶集买点啥呀?”

“哎呀!小子你今年发财啦!买这么多炮竹啊。看看,这家伙这么多的礼花!”

“小意思啦!今年赚了点钱,多买点,蹦蹦穷吗!”

“她婶子,这时新买的车子?花了多少钱?”

“没多少,才四万多,明年让你家小刚也买一辆。”

“他嫂子,你家大军听说带媳妇回来啦?”

“嗯,回来了。骚包的花十多万买了辆汽车,拉着一家三口都回来了。”

“嫂子,你什么时候回家的?”

……

通过这一声声的问候,一句句对话,本就浓浓的年味立马又浓上一分。

过年了,虽然因为现在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前大伯他们那辈人小时候,过年的时候能吃上一顿饺子,吃上一顿肉就是要盼上一年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人们对于过年的热情已经是降到了很低很低,甚至很多人都开始反感过年期间无穷无尽地应酬。但是,不管怎么样,春节在中国人的观念里那绝对是永远也无法割舍地一种记忆。

小孩子们盼过年那是因为可以有新衣服穿,有压岁钱,有好吃的,可以尽情地玩耍。年轻人盼过年则是劳累一年之后可以好好歇歇,同家里的亲人们叙叙旧,喝喝酒,吃吃饭。老年人则是盼着外出的儿女能回家团聚,一家人团团圆圆地吃上一顿年夜饭。

只是越来越多的人因为无数的理由,却无法回家过年。

公司加班,买不到票,为了多挣点钱等等。让家里盼儿盼女回家团聚的老人面对一桌子的饭菜在大年夜里暗自伤心。也难怪那首《常回家看看》一出来就深受老年人的喜爱,因为这首歌唱出了他们的心声,唱出了他们的愿望,唱出了他们的期盼。

但是不管这么说,春节,这是一个民族传承了五千年的见证。是汉民族心中最隆重的,最重视的节日,没有任何的节日可以相比。

不管社会如何改变,春节在人们的心目中永远都是一个充满了期盼和团员的节日。

汽车还没有到集市那里就开不进去了,因为人山人海已经将道路拥挤的水泄不通。存车处的电动车,摩托车排成了长龙。而昔日被当成宝贝,富裕象征的自行车已经寥寥无几。曾经的自己车王国,即使是在农村,已经很少见到自行车的踪迹了。

王勇四人不得不找地将车停下来,然后步行进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