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行。”
“前提,还是待会同他说一下为好,中原诸郡之地也能做好准备,事情就更加便捷了。”
曦儿颔首。
为快速将事情办妥,阳滋姐姐亲自往返咸阳、江南是最好的选择,至于公子高那里?
需要知晓事情。
也要着手准备做事。
“当如此。”
阳滋也有此意,毕竟接下来的事情,自己不可能都亲力亲为的,还是要看高儿、冯去疾他们。
事不宜迟,没有在此地继续停留,有曦儿她们,自己放心。
不时,顺从身上落下的一道力量,伴随此方天地荡开的些许风势,直接消失不见。
“师兄!”
“今日好雅兴,可有收获?”
“恩,上钩了?”
“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还是一条一尺多长的肥鱼,这,师兄怎么又将它放掉了?”
“怪道鱼篓里一条鱼也没有。”
“鱼饵也没有?就这样空钩钓鱼?”
“师兄还真是好手段。”
“”
“子房,坐!”
“也来一杆?”
“垂钓还是有些意思的。”
“昔年,太公望在渭水之畔垂钓,最后得遇大周文王,风云相会,成就大周八百年基业。”
“太公望那个时候的年岁已经耄耋了,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道家祖师的修行,也是耄耋起步,十年之期,身融万物,得了最为本源的道理。”
“玄清子十多年来,曾有一篇文章落于诸夏。”
“夫人之所贵者,生也。”
“生之所贵者,道也。”
“人之有道,如鱼之有水。”
“涸辙之鱼,犹希升水。”
“弱丧之俗,无心造道。”
“恶生死之苦,爱生死之业,重道德之名,轻道德之行。”
“”
“又云:人常失道,非道失人,人常去生,非生去道。”
“故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
“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
“最近略有所得,子房,你的修行似乎没有太大进益,一颗心还是不能彻底安定下来?”
“你不能静心,一些事在那里。”
“你静心了,一些事也许还在那里。”
“己身可得道德之妙。”
“”
“师兄所言是玄清子的《坐忘论》?”
“玄清子,他的确道家不世出的大才。”
“也是秦国的大才。”
“来一杆也好,今日也无大事,也看看运道如何,看看能否垂钓上来一条鱼儿!”
“”
渭水以南,上林之域,有支流徜徉,引四方之力,导入渭河之中,东游入怀德、临晋之地,同洛水交汇。
一并出关外,继而又导入大河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