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中原水灾毕竟太罕见了一些,寻常灾情不为大,郡县官府足以处理。
医者也能调遣一些。
虽不多,也能大体维持。
若要增多一些,再关中立下一座专门的学宫?虽好,却没有那个必要。
医者和其馀诸子百家的传承不一样。
两大学宫毕业的人,仕途为先,医者院堂的人也是一样,诸郡之地,也有设置一些医官,只是数量不多。
真要立下医者学宫,都要做医官吗?
医官很少的。
既然不是医官,也非如太医署,那么,学宫的吸引力就小了,如此,还不如诸郡各有一些手段,自行筹办。
也能够令治下的医者之人增多。
也能够省掉另外一些麻烦。
至于学习的医道水准如何?
其实,根据自己数年来的诸夏行走来看,没有灾情和特殊情况的境地下,那些病患之人的征状,大体就归属于几类!
其中,那几类的病症之中,还都是一些比较常见的。
就算水准寻常,只要能够将那些常见的病症处理掉,一百个病人中,六七成的病人都可缓解和无碍。
名医!
神医!
那些人之所以得名,就是在于他们可以将剩下的三四成病症处理掉,将一些疑难杂症处理掉。
阳滋公主有这般心思极好。
真要立下一座那样大的学宫,又完全没有必要。
不过,真要同始皇帝陛下所言,肯定也会有朝臣探讨决择的,想来那些人也会有所思。
“哼!”
“曦儿也是那样说的。”
“本公主也只是有那个想法,具体是否可以行之,还要看咸阳宫的意思。”
“中原之地。”
“多年来,也曾多次路过,也曾多次下去走过。”
“这一次水灾之事,对中原之地更加熟悉了。”
“比起关中,这里的确是良田沃土千里,可惜,无事的时候还好,有事的时候,麻烦直接很大很大。”
“遇到危险的时候,连山地密林的形胜都没有。”
“当年通武侯大军击溃魏国防线之后,直接就兵临城下了。”
“莫负,那人的病症真的很麻烦?”
“这是我随身带的有丸药,可以调理本源,归化五气,你看看是否可用!”
“”
白了河上一眼,他倒是会夸人,所言同曦儿相似了,自己也觉那样的事情不能草率的。
是否真的可以立下,非自己需要操心的。
自觉那些医者还是多一些为好。
但!
一些事也可能自己想的稍微简单了一些,欲要耗费心思将那些事完善起来?
眼下的自己可没有那般心思。
等着吧。
说不定自己以后清闲了,会促成此事。
环顾四周,这里没有什么特殊的!
于那些还在打量自己的庶民扫了一眼,没有理会那些人,这里是大梁城附近,多凋零了一些。
咸阳宫内,自己曾见到一些画作,有一些是魏国没有沦亡前的场景,多有辉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