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怨言年年有,小民就是这样,稍有不顺就爱抱怨,今年还有水患以及纣王不敬天神的狗屁倒灶事儿,早就有许多人暗骂了,多几个人骂也都一样。
更何况推广小麦与水稻都是好事,为了成功变法,哪怕顶着骂名也得这么做。
可蛮夷不同,这可是恒古未有的功绩,不仅内迁,更是心悦诚服,自古以来,这是历代先王都没做到过的事。
杨任表情古怪。
随着奏疏传阅,越来越多人的表情,和杨任一样奇怪。
修路的蛮夷有多苦,他们心里头都清楚。
鬼方、虎方、土方这些归附了,有组织有背景,首领还在朝歌封侯,他们的待遇要好一些,可那些逃来的牧民、牧奴就不同了。
没身份背景,而且流亡来此,所需的粮食往往来不及上报,都是一点点挤出来的,并不多。
可以说,他们过得比大多数人都惨,陈塘关的百姓哪怕粮食欠收了,过得也比他们好了不知道多少。
可事实是,这些蛮夷过得苦,没有任何抱怨,感恩戴德认真修路,反倒是生活更好的陈塘关百姓抱怨起来,今年的田赋也不知道能收上多少,当真奇怪。
他心里嘀咕,莫非是大商百姓思想觉悟还不如蛮夷?
惊愕之于,不少人感觉难以置信。
朝臣多多少少都看不起没文化的蛮夷,就比如整天跟在申公豹后头的乌术,连个话都说不清楚,还有那近万居于朝歌的蛮夷,如果不是立了功,根本没可能住在大商国都。
可上奏的是伯夷,名传天下的贤人,叩马而谏、不食商粟等故事还为人津津乐道,为人虽然有些迂腐,但品格没得说,理应不会作假。
不过陛下为何会皱眉呢?
而且看起来脸色不佳。
群臣纷纷想起纣王看见奏疏时的样子,显然不是欣喜。
细细一想,原来奏疏里还提及过东夷和女性蛮夷的事情。
东夷生乱,鸟夷首领身死,现在还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正逢陈塘关变法的关键时期,百姓又因为土地减产,如果夷人趁机发兵来攻,恐怕有些麻烦。
还有难以安置的女性蛮夷。
中原人讲究男耕女织,男子耕种,女性除了偶尔搭把手,还能纺织挣钱,可游牧民族的女性,不懂这些。
她们只会放养牛羊。
可她们已经内迁,中原哪有那么多草场给她们放养牛羊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