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他们可以不在乎朝中的弹劾,但他们摸不准什么时候纣王会顶不住压力,到时候官没了,钱也没了,一朝好日子就没了!
简单的道理谁都懂,过惯了好日子,意味着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变高了,更加担心失去这种好日子,因为新官们都知道他们自己根本不具备相匹配的能力。
就像以前玄鸟卫们一有机会就想立功一样,六部新官开始行动。
以往的忐忑不安导致了现在的脚踏实地。
只要努力学习,吸收知识,老臣们就不能继续弹劾,他们就能继续心安理得的享受高额俸禄。
于是,沉寂了许久的新官们,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看着一个个接受新知识的新官们,张大无比感慨,陛下这招,简直神了。
甚至,只有这样的官员,才是最适合大商的官员。
纣王早就提出了郡县制,可只有一两处地方在施行,姜文焕更是只能靠着个人勇武镇压黎郡,行政无比困难,这其中的问题在哪里?
在于基层官员不够。
这些官员,需要的不是多么强的能力,而是“可批量培养”。
因为所需要的数目太大了,等到日后纣王一统天下,将需要多少这样的底层官员?
就算有十七八个招贤馆,也不够用啊!
唯有自己培养。
而现在已经做到了,贵族们所宣扬的先祖事迹,成了新官成长的最良土壤。
张大觉得,应该上奏一下。
虽然纣王已经有阵子没有过问招贤馆的事情,表现出了对自己的极大信任,但张大觉得毕竟是件大事,还是上奏一下比较好。
毕竟纣王为这些人担了那么久的压力,现在终于看到了成果,怎么也得报报喜。
想到这里,张大立刻提笔。
……
“左边一点...”
“右边一点...”
“对对,再用点力!”
现年一岁半的义子一号黄天祥,正在子受背上踩着。
义子二号高明则在一边等着轮换,义子三号高觉则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妲己怀里的武庚才半岁月,体重不够,不过等他长大了,也得学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