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农门科举奋斗日常 > 第164章 君恩

第164章 君恩(2 / 3)

陈延想着那织布机,摇摇头,“月儿做得很好,但要把这织布机推出去,怕是不行。”

“为何不行?”她瞪圆了眼睛,“爹你这人好矛盾,又说好,又说不行。你得给我个原因才行!”

春日蚊虫很多,父女谈心之所还是放在了书房内。

烛火摇曳,熏香里冒出袅袅长烟,陈延问朗月:“月儿可去坊市内买过棉衣?”

陈朗月点头,“自然。”

“卖棉衣的地方生意如何?”

“很好啊。上货就有人买。”

几年了,人们已经适应了棉衣的舒适。

“那月儿知不知道,这几年棉衣的价格走势?”

“知道,听梅姐姐说,这几年棉衣的价格下降了许多。”

那去往百理的蒋四平的确是个有能力有手段的年轻人,如百理后,很快加大了棉花的种植面积,并积极探索,和隔壁的州府共联,一起种起了棉花。

虽说隔壁的产量不如百理当地,但棉衣价贵,初初两府都赚了不少钱,后来棉花产量逐渐提升,为了增加销量,棉衣的价格逐步下跌,至今年,原料、加工、成品三者已经趋于逐渐稳定的水平。

“月儿,一些东西的平衡是不能突然打破的,旧的织布机虽然破、织布慢,但制衣坊也因此招揽了更多的女工。”

“女工们拿到工钱,在制衣坊内消费,在小吃摊贩消费,银子的转动由此而来。你改进的织布机速度很快,熟工用它织布,或许速度可以达到原来的两三倍,这听起来很好,但我们深想一下——”

陈朗月似懂非懂,“爹你的意思是说新织布机出来之后,制衣坊要的女工会变少?”

陈延点头,“棉花的产量目前还是有限的。”

“那不去制衣坊干活,女工们不能去别的地方吗?”这个问题刚一出口,陈朗月就发现自己想当然了。

女工找活本来就难,若是离了制衣坊,只能去务农、别的行业里接纳不了这么多人。

她赶忙向陈延说明自己好像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这样说的话,我花这么久,做这个织布机岂不是一点用都没有。”人想通了,但也失落了。

陈延笑笑,摸摸她的头,时下的父亲极少会做一些这样亲昵的动作,大家严守克己覆礼,纵然父女之间,也要保持距离。

但陈朗月喜欢自己的爹这样做,每次这个高大的男人满含温柔、轻手拂过她额头的时候,她都感觉自己得到了满满的爱。

“怎么会没用?月儿做的织布机,再等等就好了,等到需要人的行业多起来,人的银钱不再这么低廉,你的‘快快’织布机,就可以把陷于这些繁杂劳动中的女子解放出来了。”

那时候,国家才算真正的走在了改革的路上。

改革……

此二字一提,分外深远了。

陈朗月似懂非懂,点点头,“好吧,那我等等。”

宽慰了女儿之后,天色渐晚,也快到她休息的时候了,陈朗月作息稳定,困得很早,临洗漱前她想起来,今日外公府上的人来过,“对了爹,外公今日遣人来信,叫你明日休沐之后去一趟姜府,有要事告你。”

“好,你快去睡吧。”

“那你在这里等娘亲吗?”

陈延但笑不语。

月光将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陈朗月往前走的时候回望了一眼自己的爹,心中颇为感慨。

爹和娘,感情真好。

隔日,妖精打架了上半夜,陈延晨起的时候竟然扭了腰。

陈延:……

一种被身体鄙视的感觉冲上心头。

还好,扭得不是很严重,他躺了一会儿腰就恢覆了知觉,惹得茵茵在一旁偷笑:“你啊你,京官当久了事忙,人胖了、身子骨也不那么硬朗了。”

陈延为自己挽尊,“我还是日日打五禽戏的,只是方才太着急了!”

说罢,起身洗漱,穿上了朝服,迎着黑漆漆的天上朝去了,姜茵茵撑在床上看着夫君远去的背影,目光缱绻,十分温柔。

人走后,她又睡了一会儿,等天光大亮在镜前梳头,茵茵发现自己的眼角又多了一条小细纹。

豁达的人,总能更自如的对应时间,她同侍女轻嘆,“又老一岁了,日子过得可真快。”

这如水般的时光,从来不会停歇脚步,等待任何一个人。

献宝的余荫犹在,陈延在朝堂还是很如鱼得水,工部尚书无人攻坚,他立在一遍倒挺自在。

漫长的上朝时间,他在脑海里构思着将献给陛下的第二轮礼物。

一个功绩巨大,能将陛下抬上明君神坛的礼物,那必然是每个清穿者都要来上一遍的牛痘啊。

当代天花同瘟疫差不多,一直被放在不治之癥的位置上,能解此事,也是大事一桩。

庄子里那些大夫已经在测试了,就是还没上人身,应该不用等太久,春日夏日不是好时机,等冬日里再试。

稳定下来后献给陛下,刚好充作新年贺礼。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