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院:“……我像他这个年纪的时候,已经可以跟着我师父养活一道观的人了。”
但监院嘴上这么说,回身却也心疼小道童,想让他们多休息。
却被小道童拒绝了。
“我偶像出师的时候也不过才十九岁,像我这个年龄的时候,偶像已经跟着他师父出驱邪捉鬼了。我偶像说,要让我快点长大。”
小道童一握拳,自己给自己加油打气:“我一定要快点长大!也成为可以独当一面的人!”
监院哭笑不得。
而道长也没能成功送小道童回去休息,他看自己扫地的活有人干了,转身就说自己要去大殿。
留下道长一人面对满院子的枯叶。
道长回身看了看还没有动静的院子,嘆息的弯下腰,开始边扫地边念诵经文,为星星这个小师弟祈福。
有了之前海云观开放道观作为避难所的事情之后,回去的市民们口口相传,都说海云观是个有真才实学的道观,而且品德也好,就算不相信这些,来这裏走上一趟求个心安,或者纯粹是看看风景也不亏。
因此,观内的香火更加旺盛,往来的香客摩肩接踵,从到时间对外开放山门后,人便迅速多了起来。
很多新被吸引来这裏的人对海云观并不熟悉,看到小道童这样年幼却动作娴熟,也不由好奇起来。
“这么小的孩子,也是道观裏的师父吗?”
有人压低声音向旁边人问道:“这也太残忍了,这么小就要干活?算不算是压榨童工啊?”
常来的香客却都已经习惯了,在小道童走过时,还弯腰向他并手行礼,然后笑着想要伸手摸摸他的头,被严辞拒绝后也不气馁,慈爱的像在看着自家的孩子。
“别看小师父年龄小,但他对生命的参悟,可比大多数人都要透彻。很多七八十的人,活得都不会比他更清楚。”
香客註视着小道童的背影,眼神敬佩:“他就是几十年前的各位道长,也会是几十年后挑起海云观重任的道长,他会为了保护我们而努力长大,努力学习……”
“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脚下的路无比清晰坚定。”
香客转回头看向惊讶的游客,笑着说道:“别看我今年都七十了,家在滨海有几栋房。但我到现在都没有明白,我的人生到底是什么,所求又是什么。每天都活得迷茫又焦虑。”
“这样一比,真的很羡慕道长们啊。”
她嘆了口气,道:“他们从不迷茫,他们的生命充满价值,每一分一秒都无比充实。”
游客听了,敬佩的点点头,再看向海云观的目光也充满敬意。
不过也有香客嘟囔着,纳闷怎么感觉今年的海云观冷清了不少。
“我记得往年来的时候,有个特别热情的小伙子,好像是叫星星的?”
那香客笑着在自己身边比划着,道:“上次我爬山到一半累了,还是他背我上山的,真是个好孩子啊。往常来只要看到他,就觉得心裏高兴。也不知道他今年是怎么没来?”
有人接话道:“你说的那位,是海云观的小道长,上次我还看见他师父提着桃木剑追着他满山跑呢,他师父的师父又追他师父……听说那位老道长都快二百岁了,看着还像六七十一样,真厉害。”
“哦哦我想起来了!是那位叫路星星的年轻道士吧?哈哈哈,那孩子特别活泼,他师父不追着他打,他就撵着道观裏的鸡狗到处跑,特别有意思。”
“哎呀,我冲着燕哥来的,怎么没看到燕哥呢?不是说燕哥是海云观的道士吗?”
“说起来,确实很久没看到过星星了……”
……
大殿之前香火缭绕,烧香特有的气味令人心情渐渐平静。
小道童恭敬的向神像行礼,就准备擦拭灰尘。但他听到了身后传来的声音,又重新抬头,看向燕时洵所在的院子,也讚同的点了点头。
说的没错,像他偶像那样的存在,就是最厉害的!
但这样一对比的话……小道童想起了自己那个幼稚到抢自己大扫帚,焦虑到只能扫地的师兄。
他顿时瘪了瘪嘴。
人和人的差距还是有的,比如偶像活得那么充实,他师兄的时间全用来扫地了,哼。
而在无人打扰的小院裏,前面的人声渐渐传了过来,打散了满院寂静,让这一片安静落进了人间繁华裏。
燕时洵回过身,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却被阳光晒得瞇了瞇眼眸。
他知道,这是海云观前院已经开门迎接游人香客了。毕竟马上便是年节,到海云观祈福是滨海市人的习惯,很多年轻人也喜欢来这裏算一算姻缘。
往常这个时候,像路星星这样没出师的小道士,都会喊去前院帮忙。可今年,路星星其他的小伙伴都在前面忙得脚不沾地,却只有他自己……躺在这裏,无知无觉。
燕时洵迈开长腿,缓缓走到路星星的床边坐下。
松软的床铺微微下陷,老旧的床板发出咯吱的声响。
而在床铺下面的砖石地面上,绘制着繁覆古朴的阵法,用来为路星星聚气养魂,滋养住他最后一口气,免得他神魂受损。
燕时洵一眼就看出,其中还有马道长的手笔——但这个时候,马道长应该在西南白纸湖那边,帮忙处理旧酆都遗留下来的残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