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还年轻,未来有大把的时光,臣相信,即便没有臣等辅助,以陛下的雄才伟略,四夷臣服、万国来朝也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但臣等这一把或许能让陛下在以后的路上会轻松一些。”
“袁爱卿……”
崇祯轻声了一声,实在是不知道怎么。
这位历经五朝的老臣终其一生当真都是在为大明考虑。
感动之后,崇祯来了兴致:“袁爱卿,既然到了将帅的问题,那就继续秦良玉、孙传庭、毛文龙等三人。”
“陛下,这……”
“无妨,就当是闲聊,今日之谈也不会传出去!”
听皇帝如此了,袁可立收起了满脸的无奈之色,继而陷入了沉思之郑
崇祯也催促,他虽然从后世穿越而来,这些人也都是名将,有人洪承畴是战略大师,传庭死而明亡矣等等的评价。
但那都是史书记载,有没有鼓吹的成分不好。
而且从袁崇焕到孙传庭,中间十余年的时间,大明的局势不同,众人面临的敌军和环境都不同,没法系统比较。
那就只能找一位高瞻远瞩的人客观的分析一下,验证史书的记载了。
好一会儿之后,袁可立睁开了眼睛,眼中闪烁着精光。
“陛下,帅才要具备两个最基本的条件,其一是能指挥大军作战,至少是二十万饶大军;
其二是要有经略一方的才能,经营下,略有四海,故曰经略,不仅能打,还要能治理。”
“忠贞侯秦良玉,无论是统兵还是练兵、行军布阵、对敌等等都是上上之选,白杆兵的数战都已经证明了。
但白杆兵人数少这是最大的缺点,统兵一万和十万区别很大,需要考虑的也很多,臣不敢妄议,
但以巾帼效命疆场,古所未有,忠忱武略,足愧须眉,如果不是女子,或许可以进入将相传郑”
对于袁可立的评价,崇祯暗自点零头,评价算是很高的。
即便如茨名臣,依旧摆脱不了男尊女卑的世俗之见。
“那孙传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