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姚征兰在驿站后院一角见到了那名男子,长得五大三粗,脸庞黝黑,看上去老实又木讷。
差役说这男子名叫石头,是个聋哑人,不会说话,也不识字。
“那望月庵就没派个能跟他交流的人一起过来?”姚征兰问。
“望月庵的尼姑说,她们平日里也不跟他交流,他就看得懂砍柴和吃饭这两个手势。”差役一边说一边比划给姚征兰看。
姚征兰笑了笑,道:“行吧,找个地方先把他关起来,别叫他跑了。”
都城,李逾骑着马停在道路间发呆。
身后三槐等了好一会儿,见他一动不动,而来往路人都看着他俩指指点点交头接耳,忍不住唤他:“郡王,郡王!”
李逾回过神来,转过脸看他。
“郡王想去哪儿?”三槐问道。
李逾迷茫:“去哪儿?我还能去哪儿?”
三槐:“申时过半了,郡王午饭都没吃,要不,咱们先找个地方吃饭?”
李逾无可无不可地拽着缰绳往前走了几步,忽然调转马头,又向城门方向飞奔而去。
“诶?郡王,待会儿都要关城门了,您这是去哪儿啊?”三槐一头追一头喊道。
入夜,姚征兰洗漱完毕,正坐在灯下梳理案情,有人敲门。
她以为是萧旷等人,头也不抬道:“进来。”
门开后,她抬眼一瞧,却是李逾风尘仆仆地站在她面前。连着从清河县到都城跑了个来回,在马上颠了四五个时辰,他连发髻都松了,几缕碎发毫无形象地垂在额侧。
“郡王,你怎么……又回来了?”姚征兰有些错愕地站起身来。
下午她把话跟他说得那么重,当时他头也不回地走了,她本以为,他不会再来找她了。没想到竟然这会儿又来了。
“我觉得不公平。”李逾走到她面前,隔着张桌子看着她道,“从小到大,没人告诉我说话做事要顾及旁人的感受,也没人告诉我去青楼喝个酒就会被心上人抛弃。我只是无知,又不是明知故犯,你凭什么因为这些就不要我?”
姚征兰:“……”
“既然今天你把话跟我说清楚了,我知道了这样不对,这样你不喜欢,那我改还不成吗?书上都说,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既然我愿意改,你为什么就不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姚征兰伸手扶额。
“你不要逃避,我也不会给你机会逃避。”李逾一把抓住她的手腕,不由分说地将他随身携带的一枚粉红色孔雀开屏图案的玛瑙玉佩塞进她手,道:“此物名叫乖乖令,今日我在此承诺,从今往后,不论何时,不论何地,不论何事,只要你拿出乖乖令,我就都听你的。比如说,昨日争执时,你看我生气了,就可以拿出此物,跟我说‘不许发脾气,好好说话’,我就好好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