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那儿是不能去的,他这会儿正是创业的起步阶段,朝里朝外的风起云涌,内忧外患多着呢。
袁绍、袁术、吕布之流也不用提了,注定要输的货色,没必要去陪葬。
孙策也马上要挂,江东的局势很复杂,小权权这会儿还不一定懂得什么是真爱。
桃子三兄弟这会儿还在曹操那儿猥琐种菜呢。
左右一盘算,还是刘表这里最安逸,唯一麻烦的就是恐怕要受到黄月英小丫头一系列叔叔伯伯,亲姨表婶的打压。
诸葛亮不由得皱起了眉头,“看来不搞定这个小丫头,咱们的日子可不好过了。”
诸葛瑾连连点头,“是啊是啊!”
诸葛亮不假思索的说道,“好!那咱们就先去襄阳,找黄月英!”
诸葛瑾点了一会儿头,又有点犹豫,“二弟啊,你看咱们把黄家羞辱的这么过分,你觉得还有戏吗?”
是啊,花轿都到门口了,结果被退婚了,这简直是奇耻大辱啊!
诸葛亮心里也没底,“走一步说一步吧。”
诸葛瑾赞同,“那好,下午让三弟和陈伯看家,咱们去县衙把路引办了。就说,去襄阳游学。”
诸葛亮应诺。
在任何时代,游学都算的上是文人的福利了。在严格的户口管制下,寻常百姓想出个远门,都没那么容易。
但是读书人,却可以用游学的名义四处拜访名士。
等吃过午饭,诸葛瑾和诸葛亮就驾着一辆牛车,向县城进发。
这个时代的人依附土地生活,早晚都要在田间劳作,城市化的水平并不高。
诸葛家有五十亩地,又有一些佃户需要管理着,置办宅子的时候,就置办在了穰县城外。
好在路途并不算远,走了约莫有一个时辰,总算是到了穰县城里。
县衙的位置也不需要打听,这个时代城池的建筑一般讲究方正堂皇,顺着中央大道找过去就是了。
诸葛瑾和诸葛亮又赶着牛车走了半晌,这才见到了高大的县衙。
诸葛瑾打听了一番,问明了门路。
办路引虽然是小事儿,但是游学却是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