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季的亲朋好友,无一不是荆襄大族,甚至就连黄家都和庞家有着牵牵绕绕的关系。
至于荆州牧刘表,那可是个要脸的人。
面子和虚荣心那就是他的命啊!
黄忠慌忙解释道,“这,不是你想的那个样子!”
庞季根本就不听,大叫大嚷道,“黄汉升,我真是错看你了!原本你挡住西凉兵,荆州士大夫们还都对你交口称赞。可现在,你就等着臭名远扬吧!”
黄忠一听,顿时又喜又忧。
喜得是自己身为一介武夫,终于也有名声开始流传了。
等日后做上太守之后,再挂剑读书,也能让人高看一眼。
忧的是,若是庞季回到襄阳后口无遮拦,一通胡说,那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首先,自己会在士林之中臭名远扬,甚至亲戚朋友都会对他避之不及。
其次,要脸的刘表绝对不会再重用他!
这可不是夸张,而是有着活生生的先例!
前两年的时候,名声大噪的义将太史慈投奔了刘繇。有人劝刘繇重用太史慈为大将,以对抗袁术麾下的孙策。
结果刘繇说了这么一句话。
——“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
许子将是谁?
也就是和庞德公同一个级别的大名士而已。
庞德公都不用很刻意。
只要哪天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轻描淡写的说一句,“刘景升怎么会用黄忠这样的人。”
那黄忠在荆州的政治生命就算是完结了。
黄忠有了顾忌,说话也不那么硬气了。
费了半天口舌,才算把这件事情说开。
庞季听了此事的前因后果,眼珠一转,顿时有了主意。
他笑呵呵的打着圆场,“原来是这么回事。不过这事情也不大,何必闹到大家都不能收场呢,你看,咱们不如把坏事办成好事。”
诸葛亮当然得给庞季顺着往下递台阶。
“姐夫,什么叫坏事办成好事?”
庞季听了,抄着手,主动拿了主意。
“这样吧,就由我和亮亮负责,尽快帮诸葛瑾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良眷。一来不会让黄县令为难,二来还可以彰显黄县令的成人之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