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淡然说道。
“当初袁本初急公好义,纠合义军,试图力挽狂澜。可惜董卓凶顽,未能成就大功。所以袁本初就有了另立长君的心
面对着程昱近乎凶猛的目光。
诸葛亮淡然说道,“董卓乱政时,袁本初曾急公好义,纠合义军,试图力挽狂澜。可惜董卓凶顽,未能成就大功。所以,袁本初就有了另立长君的心思。”
“如今,时光疏忽而过。天子也安然无恙。所以,袁本初感慨往昔,就有了为天子分忧的想法。”
诸葛亮话还未说完,程昱就暴喝一声,“胡说八道!天子蒙难的时候,他袁绍在哪里?!如今社稷刚刚安稳,他又想要兴风作浪,难道以为四海豪杰,都是眼瞎的吗?”
诸葛亮闻言不答。
程昱更加激烈,他眉毛耸动,直接转身对着屏风大喝道,“袁本初做的好大梦!就不怕事成之日,就是他梦碎之时!”
辛毗在屏风后面,被程昱的威风所夺,额头泌出一层细汗。
这件事情的公道自在人心。
毕竟是弱小的曹操,费尽心思才从关中群狼手中将天子夺了回来,如今袁绍看到好处,又想出来抢夺,怎么可能得人心呢。
何况袁家对这件事情也是有顾虑的。
袁家凭借四世三公的深厚人脉,成就了袁绍和袁术这两个乱世怪胎。
但也意味着这两个庞大的势力,是从旧有秩序中脱胎出来的。
和曹操集团这种,以新崛起的小豪强为核心的地方势力,完全不同。
曹操和他身边那些拥护他的豪强们,有着紧密而牢靠的新秩序。
而袁绍手中的庞大成熟的旧势力,相比起来就有这巨大缺点。
那些依附袁绍、袁术的人,在报效袁家恩情的时候,他们身上的另外一个符号,也浓烈闪烁着。
他们尽都是汉臣!
换句话说,曹操可以肆无忌惮的在许县挟天子以令诸侯,但是一旦天子去了邺城,那么很有可能袁绍身边拥簇的势力,会一下子跪倒在天子阶下。
到时候,袁绍什么都不是!
程昱的咆哮震慑了众人,一时间,房内鸦雀无声,竟无人敢出来应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