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萌听了琢磨了半天,觉得南阳离徐州尚远,总算是松了口气。
不过仍旧郑重的对诸葛亮说道,“等会儿见了温候,别忘了提醒我这事儿。”
诸葛亮听了试探着问道,“我也能见温候吗”
对这个在乱世称雄的豪杰,诸葛亮不好奇那是假的。
郝萌笑道,“无妨,温候很喜欢有本事的人。咱们彭城多了公明和黄叙这样的猛将,怎么也得让人见识见识。”
诸葛亮了然,原来自己是顺带的。
不过诸葛亮也不在意,他对自己的目的还是很明确的。
于是诸葛亮顺势就打听道,“对了,既然温候这么喜欢有本事的人,那陈元龙”
诸葛亮刚露出个话头,郝萌就有点受不了了。
他翻了个白眼,“我说王兄弟,你整天陈元龙陈元龙的,我老郝耳朵里都快听出茧子来了。我就想不明白了,你就这么看的起他”
诸葛亮一怔,这才想明白。
对于郝萌这等粗汉来说,手下的本事才是真章。
诸葛亮只得笑道,“好奇罢了。毕竟我落草之前,也读过几天诗书。”
郝萌听了笑道,“要不说读书人古怪呢。照我说,那陈登好歹也算堂堂校尉,手底下的弟兄不在少数。一发使了性子打将去,我看那荆襄士子有几个头,还能堵了他的门”
诸葛亮听了哈哈一笑,“郝将军,这你就不懂了。学问考校,手谈争锋,本就是读书人的雅趣。若是因此动刀动枪,那别说陈登了,就连他老子陈珪都得羞臊的出不了门去。”
这话诸葛亮还真没瞎说。
都说政治无情,争斗冷酷,但不意味着士大夫就没了那份雅趣的心思。
比如说吧,一提起后来的魏文帝曹丕,大家脑海中的印象一定是曹丕逼迫亲弟,最后弄出来一个七步诗的丑事。
按理说这样一个人物,自然是利欲熏心,无所不为的。
但其实也不然。
建安二十二年的发生了两件大事。
一个是曹丕终于通关了老爹曹孟德的考验,无论是才能心术,都让曹操满意,正式成为了魏国的太子。
另一件事,就是在这一年发生了一场大瘟疫。
这件事别的影响就不说了,光是声名赫赫的“建安七子”,就一次死掉了五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