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儒生看得特别难受:“今日这事是我的错,我也愿意赔偿了,你怎么还动手?”
“我教训我媳妇儿,跟你有个屁的关系。”杜老大恶狠狠瞪着他,“你对她这么上心,明显就是被他给勾引了。老子娶了个水性杨花的贱人,还不能动手教训?滚!三天之内老子拿不到银子,一定会把你送去修城墻!”
秦儒生吓一跳,还想要说话,秋妮已经被拖走了。
热闹散去,秦儒生一个人站在雅间裏,这才看到手裏捏着的那张纸。
不说之后拿月前来抵,三天之内要凑到十两银子……他上哪儿去凑?
杜家父子从头到尾没有要求他保密,也是因为知道,任何男人遇上这种事情,都绝对不会主动往外说。尤其是家裏娶了妻子的,还会求着杜家人不要外传。
秦儒生回村裏时,整个人失魂落魄,他下意识就想回家。
今年少了秦儒生这个壮劳力一起干活,家裏的粮食还没有收回来。生子爹知道自家媳妇身子还没好全,不能拼命干活,还为女儿找了门亲事,但即便是女婿来帮忙,也得等女婿将自己家的粮食收完了再来。
秋日裏月光很亮,白天干不完的活儿,晚上也可以继续干。不能在地裏收,但完全可以将白天割好了的背回家。
生子娘背着一捆粮食累得气喘吁吁,还隔着好几丈远,就看到自家门口蹲着一个人影。知子莫若母,她一眼就认出那是离家几个月的儿子。
她第一个反应就是儿子知道家裏在忙,这是回来秋收来了,当即大喜:“生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吃饭了吗?”
秦儒生听到母亲这雀跃的语气,心下格外覆杂:“娘,我帮你背!”
“不用,都到门口了,不好换人。”生子娘鼓足了一口气,很快将粮食丢到了院子裏。
“今天怎么回来了?镇上不忙吗?”
秦儒生抹了一把脸:“娘,家裏有银子吗?”
生子娘:“……”
她心裏顿生不好的预感。
之前的积蓄给了儿子拿去送人了,后来娘家那边的一两银子,她是问秦大头借债还上的。
倒也不是家裏拿不出这个钱,事实上,东拼西凑一下,把屋裏的那些料子和粮食卖掉,勉勉强强能够凑得足一两银子。
问秦大头借银子的时候,她就已经说了,等到秋收完,就会把银子还上。
借这个银子的目的,就是想给儿子一点压力,也是想给儿子一个教训。
家裏的银子都不多,哪有余力接近外人?
如果让儿子知道他们轻轻松松就能填上这个窟窿,搞不好还会再次犯事。因此,他们原先打算秋收后再还秦大头的粮食,现在还没还呢。
“你在镇上干活不是有工钱,怎么还问家裏要银子呢?”
秦儒生苦笑:“娘,儿子对不起您!这两天在镇上犯了事了,必须要十两银子。”
生子娘听到这话,眼前一黑,险些一头栽倒。
生子爹也扛着粮食进来了,因为扛得太多,自己都能听到自己粗重的呼吸声,他没有听到儿子的话。看到妻子要摔,他急忙上前去扶。
好不容易稳住了,听儿子说要十两银子,生子爹一股怒气直冲脑门,险些撅过去。
“滚滚滚,你给我滚!以后都不要再回来了,老子没有养过这种败家子。”
十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那种五间的四合院都可以造一个了,哪怕夫妻俩不知道儿子在外头干了什么事,只开口就要十两,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生子娘捂着胸口,大口大口呼吸,眼泪滚滚而落,却没有劝过自家男人一句。
如果要把债还上,必须要卖房卖地。夫妻俩苦了半辈子了,不想以后过更苦的日子。还有,女儿那边的婚事已经谈妥,女婿家裏兄弟多,之前就说可以入赘,只是夫妻俩不敢把话说得太绝。如果女儿招赘,儿子回来了怎么办?
现在看来,还真的可以把女婿娶回家裏。
十两银子,只凭着儿子一个人赚钱还债,至少要干个七八年。
在这七八年裏,有脑子的女人都不会嫁给他。而七八年之后,儿子已经二十大几,那个年纪能娶个寡妇就不错了。
指望不上!
夫妻俩特别伤心,但还是打定主意不管儿子的烂事。
秦儒生当天夜裏住在了家中,他睡着几个月没有回来也没有丝毫潮霉气息的被子上,心知自己即便是不在家裏,这屋子裏也时常有人打扫,被子也经常抱出去晒。
不知不觉间,他已经泪流满面。
要问后不后悔,那肯定是后悔的。他后悔自己没能把持得住,后悔跑得太迟被抓个正着。如果没有被杜家父子发现,他就不用赔偿银子……除了后悔之外,他心裏还有些心疼,心疼秋妮的遭遇。
*
秦儒生是夜裏回到村子裏的,但这件事情还是被人看见了眼中。
顾秋实这两天有点忙,秦老头病了。
之前看着还行,其实内裏已经亏空得很严重,顾秋实将家裏的粮食包给别人收,但老两口还是歇不住,跑到隔壁帮忙。
秦老头忙了半天,顾秋实将人拖回,当天晚上就开始咳,病情越来越严重,整个人都昏昏沈沈了。
秦老头年纪很大,年轻的时候吃了许多的苦,那时候没有及时调养,这把年纪了喝药也没有多少用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