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红楼遗秘史 > 第 41 部分阅读

第 41 部分阅读(3 / 4)

宝玉松了口气,眉花眼笑道:“我知大哥对我好,日后再寻着什么有趣东西,定还给你送去。”

薛蟠道:“其实那对珠子嘛……算是给哥哥占去大便宜了,你嘴上虽说没啥,但心里面却定是痛死了……”

宝玉忙摇手道:“没有没有,真的没有。”暗想:“我还有十几颗,有啥好心痛的。”

薛蟠道:“情来礼往,我不占你太多便宜,哥哥也有两样好东西相送。”说着把桌上一只包袱推到他跟前。

宝玉笑道:“什么好东西?大哥真是客气了。”

薛蟠道:“你先瞧瞧,我再说出它们的来历。”

宝玉解开包袱,原来里边有一只墨色竹筒和一本锦面册子,见那竹筒甚是精致,便拿起来打开盖子瞧,却是一副三十二扇的象牙牌签,问道:“是套什么签呢?”

薛蟠道:“你自个瞧。”

宝玉便随手拈了一根出来,只见签上竟画了个体态丰美雍容华贵的**美女,沐浴于兰汤池中,题着“贵妃出浴”四字,下面又镌有小字一句,注云:“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侍儿扶起娇无力,始是新承恩泽时。得此签者,衣裳尽褪,下轮中签者,可大狎一回。”

色人心中一跳,又拈了根起来瞧,这签画的却是辆奇怪车子,题着“任意车”三字,注云:“心惊香玉战,喘促乳莺低。红透千行汗,灵通一点犀。虽生娇欲死,带笑不成啼。谩惜花揉碎,蜂痴蝶已迷。得此签者,可任御周围一人,选中者不得推拒。”

再取别根来看,竟都全是古往今来的风月典故,题注无不旖旎撩人香艳非常,宝玉只瞧得心荡神摇,啧啧称奇道:“竟有这样的牌签,大哥是从哪里寻来的?”

薛蟠道:“这副签是闺中秘戏的珍品,唤做‘风月令’。乃四大青楼中的‘醉候乡’所出,据说统共才做了七十二副,如今市面上一副可炒到了好几百两银子呢。”

宝玉出神道:“有趣有趣,倘真得几个美人陪着玩这签,岂非快活死啦…”

薛蟠淫笑道:“你若想,还怕没有吗?哥哥慢些时候还要在紫檀堡买多几亩地,再建多几间房子,到时我们兄弟几个,要怎么乐就怎么乐。”

宝玉道:“这不是又要花许多钱?”想起上回在紫檀堡鬼混的情形,心中不禁一荡。

薛蟠笑道:“上次我在紫檀堡买地建屋连收云儿,不过只花了一千多两,你那对珠子要是能值个万把两以上,难道不够用吗?反正到时什么都算你一半,你再多弄几个美人儿来藏都没问题。”

宝玉听得心痒难搔,笑道:“大哥又开我玩笑了,那女人真不……”

薛蟠最烦他罗嗦,截住道:“那本册子,比这‘风月令’还稀罕,你快瞧瞧。”

宝玉忙拿起那本锦面册子来看,只见封面题着“搜珍记”,题下又有几个小字,注云“柳七撰”,心中一动,道:“这就是你们平日常说的那本奇书么?”

薛蟠道:“这是‘百锦营’出的手抄全本,数量极少,我好容易才买到手的。而市面上流传的大多都是残本,不是缺这就缺那,不及这本的十分之一。”

宝玉随手翻了一页,入眼即见一段文字:“蕊之‘蚌酥’,又名‘鲸骨’,古称‘螺舌’,似肉非肉,似骨非骨,滑脆异常,愈触弥坚,能助男威,位列名品上等。”心脏刹那直蹦,瞠目思道:“阿瑶不就是这般么?难怪我一碰着就木了,原来是遇着了名器。”想着想着,不觉口干舌燥。

薛蟠见他看得入迷,得色道:“我本舍不得,但又识不了几个字,读了几回也没嚼出什么味来,心想还不如把它送你算了。”

宝玉又惊又喜,道:“大哥真要将这两样东西送给我?”

薛蟠大咧咧道:“要不我一大早搬过来干嘛,这两样东西虽比不上你那对珠子值钱,却也十分稀罕,你可喜欢么?”

宝玉道:“喜欢极了,真是多谢大哥哩。”在他心目中,这两样东西绝对要比那对珠子有趣得多。

薛蟠道:“这样最好,你也不用谢我,否则我又该如何谢你的珠子呢?”当下辞了宝玉,走到门口,忽又望了望他,道:“半月不见,你气色怎变得如此之好?”

宝玉摸摸脸,怔道:“有么?我怎不知?”

薛蟠邪笑道:“粉粉嫩嫩的似个小娘儿!”

宝玉大怒,痛喝道:“你定是叫那些小相公迷疯了,滚!”

薛呆子走后,宝玉立将包袱扎了,溜出书房迳奔小木屋,一俟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取出那册《搜珍记》,倒在凤姐儿的香榻上一页页翻看。

只见第一页上有歌云:

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中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

宝玉不禁一阵出神,心中讶道:“这柳七究竟是何等人物,竟能得此奇赞?”

待看了书首序后,始知果真是个不得了的风流人物,原来此君乃宋神宗时的一个大才子,姓柳,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人都称为柳七官人。但因一词误了功名,终生只是穿花街,走柳巷,不知狎过多少娇姬名媛,才有了这册珍奇无比的《搜珍记》。

因他丰姿洒落人才出众,诗词文采压倒朝士,且又恃才傲物,惹得当时官员大多故意冷落,而东京各家名妓,却无不敬慕于他,甚以得见为荣,若有不识柳七者,便会给人笑为下品,卷首歌云便是当时妓家流传的叹词。

至其终时,满城妓家,竟无一人不到。即使葬后每逢清明之时,诸姬也会不约而同地各往柳七官人坟上祭拜,后来竟成了个风俗,唤做“吊柳七”,又曰“上风流冢”,直到高宗南渡之后,此风方止。

序罢又附有一诗作叹:

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

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

宝玉看得心中大羡,痴痴想道:“这有什么好唏嘘的,一生能得如此多的红颜知己,有无功名、富不富贵又有何妨!这柳七定是个风流绝顶的人物,可惜我晚生了几百年,无缘一见矣!”

再看后边,又有“观花”、“寻探”、“姿趣”、“名器”、“采补”、“精华”、“修练”、“宝具”诸章,收录了许多珍奇无比的房中之秘,有的简直闻所未闻,一时读得心驰神摇欲罢不能。

待看到“名器”一章时,见里边又分“玉莲”、“玉蛤”、“花房”、“花蕊”诸节,心道:“原来女人身上竟有这么多名堂的,我从前不过是囫囵吞枣猪八戒吃人参果哩。”

宝玉不知不觉回味起几个同他荒唐过的女人来,忽记起兜兜的花心也与别人很不相同,忙去“花蕊”一节中寻阅,果然找到一段相近的描述:“蕊之‘玉芽’、又名‘春芽’,古称‘软角’,软滑活泼,触之若尖,善噙龟首,喜探马眼,奇趣非常,位列名品中等。”

心道:“兜兜的花心儿敢情便是这类,只不知是不是‘喜探马眼’?嗯,下回定要仔细感觉一番……唉,不知她们找到那老妖怪了没有,何时才能回都中来?”看着思着,不觉周身欲火如焚。

再看其它章节,方知房中奥妙浩如烟海,而自己以前跟几个女人的荒唐胡闹,就如小孩子过家家一般,当下更是心猿意马坐卧不安,只想立刻回屋去寻袭人大战一番,但又忖道:“这大白天的,屋里屋外都是丫鬟婆子,她如何肯答应……还是等晚上罢。”

到了中午,宝玉回屋吃过饭,不觉又往小木屋行去,到了假山前,正要钻进小林子,突见对面走来一人,赶忙立住不动,待近一瞧,原来是贾琏,便笑道:“这太阳当头的,哥哥还要出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