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见鬼了
熟悉古玩的朋友可能知道这么一句话,叫陶瓷漆器笔墨画,翡翠琉璃透骨钱。这指的就是古玩收藏中几大类的收藏价值,陶瓷和漆器以及古代的知名大家的字画名帖,在收藏者的眼中可谓是最为热捧,尤其是在北京,十个收藏者,九个玩陶瓷,比如刘易云,从他家中的摆设就不难看出,他就是一个衷爱陶瓷的收藏者。
而琉璃则是早在千年以前就已经有的一种人工水晶,其造型美轮美奂,飘渺虚幻,偏好这方面的收藏者也不在少数。比如,我们最熟悉的如意。很多人都误认为如意指的就是玉如意,其实在古代,用一块璞玉雕琢出来的如意的价值惊人,相对比用琉璃制作出来的如意,成本低而且还更为美观,经济实惠,所以,大部分如意都是琉璃如意。
翡翠其实就是玉收藏文化,耳熟能详的国宝级文物如翡翠白菜、九龙宝瓶、翠灵芝形如意等等,其文物的本身均是无价之宝,至于民间,那些珍品的翡翠藏品相较而言就少很多。当然,如果你走进潘家园你会发现,翡翠的种类绝对多的让你眼花缭乱,但,基本上都是百中难遇一真品。
最后说到的透骨钱,则是近些年来收藏者追捧的东西,古铜钱,也指那些古代的铜铁金银文物。不过,收藏这些文物的人,在一些偏执的人看来,则是庸俗脱雅。但这些文物的本身价值,却不会因为某些人的目光而贬值。
说了这么多废话,其实我要说的,就是我们现在手中的这块银牌子,在几大类收藏品中,属于最后一类,比较偏门。所以,在孙大彪拿出来那块银牌的时候,刘易云的眼神中,明显闪过了一丝失望的神色。
它的造型太过于普通,没有任何花哨夸张的形状,看起来就像是一个鞋拔子,甚至可以说没有任何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咳……”刘易云咳嗽了一声,拿过了那块银牌,前后翻了几下,略微眯着眼睛,慢条斯理的说道:“这个,看起来应该有些年头了啊……”说着,他用手指在牌子的一角轻刮了一下,然后继续道:“嗯,不像是做旧的。”
孙大彪赔笑了几声,冲我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刘易云那不温不火的回答,显然并没有太在意这块牌子。
其实我早就知道孙大彪拿出这块牌子也只是自讨没趣儿,毕竟,刘老这一屋子陶瓷字画的,根本连一枚铜钱都没见到,哪里会对一个只是年代遥远,来历不明的牌子感兴趣呢。
“对了,我记得徐海波好象蛮喜欢收藏这些金银器的,你和他既然都认识,不如去找他看看吧,我这……”刘易云一副爱莫能助的样子笑了笑,把牌子还给了孙大彪。
孙大彪略微有些不甘心,在我看来,他更像是在投石问路,看看这位收藏爱好者几十年的经验,能不能给自己这块牌子定一个价位,毕竟,新疆之行,我俩可基本称的上是仍了金山拣个破饭碗,亏都亏到姥姥家了。
“好吧,刘老,不管怎么说,还是要谢谢您。”孙大彪收好了牌子,随手在桌子上放下了两张百元大钞,笑呵呵的说道。
刘易云本来还想推脱一下,可毕竟他和孙大彪,和我都不是很熟悉,钱这个东西,在熟人面前装个样子也就算了,在不是太熟悉的人面前,这个面子就可有可无了。
看他笑着把钱收到口袋里的时候,我心里挺佩服他的,这要是换了东北人,怕是死要面子往外推,愣是心里想要嘴上不说。
“那行,以后要是遇到什么麻烦事了,可以来找我。”刘易云起身送客,客套的说了几句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