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我做盗墓者的那些年 > 第三十四章 赵老的诡异往事

第三十四章 赵老的诡异往事(2 / 2)

按照滕明所说,工卷上所记载的陵墓应该建于晋朝,具体时间不清楚,但绝对不会和明朝的靖江王陵扯上半点关系。这也算是给我们吃了一颗定心丸,靖江王陵是国家保护陵墓,在那下手,无疑是给自己找不自在。

具体的情况需要我们凭借着经验来找真正的陵墓所在的位置了,但说实话,这里精通风水的恐怕也就只有我一个人了,桂林那种藏龙卧虎,风景独美的地方,能称的上风水宝地的地方怕就不止百处之多,若依此找下去,恐怕要浪费很长一段时间。

在滕明说了具体的事项后,当天晚上,我们就坐着由滕明的保镖驾驶着的两辆越野吉普,从北京赶往了桂林。。

在漫长且又枯燥的旅程中度过了一天****的时间,赵老与我们同坐一车,这一路上,倒是给我讲了不少他干这行多年来的见闻。

赵老给我讲过一段关于诈尸的事儿,着实把我吓了一身的冷汗。

事情发生在大概90年代,身为一个盗墓者,他曾去河南商丘一带跟当地人套话,想找到点关于大斗的线索。不过,大斗没打听到,却打听到了一件让人毛骨悚然的事儿。

那个时候,河南的一些村子还是比较穷的,老百姓都比较迷信,但凡有点什么诡异的事,都会以讹传讹,十里八乡的越传越凶,结果很快就把郊外的一个荒坟闹鬼的事给传的沸沸扬扬。

当时,赵老也在那个村儿,刚好赶上了这件事,于是,一些胆大年轻的人就开始怂恿他,希望赵老能陪他们一起去那个荒坟看个究竟。毕竟,那个时候,老人都比较迷信,一听说那里闹鬼,连说都不愿意说给那些年轻的孩子听,更不可能带他们去看个究竟了。

赵老是干什么的?就是靠着挖坟盗墓吃饭的人,走黑路子的人,一身的邪气儿连鬼见了都得避让三分,一听说只是一个荒坟头,自然也就没有太当回事,被几个年轻人灌了一通酒后,便胆气十足的拍着胸脯,领着七八个好奇的小青年,前去探个究竟。

那天晚上,天上的毛边月亮(月晕)看的人心里发慌,几个小青年拿着手电筒,带着铁锹镐头,有的还在脖子上系了一大串的大蒜,嘴里念着阿弥陀佛的跟在赵老的身后,连夜走了几里的路,跑到了村南头那比较偏僻荒凉的地方。

赵老拿着手电筒子,喝的人有些飘飘然的看着那个长满了杂草的坟头,上面一无碑二无压坟砖(一般新坟都会有砖头压黄纸),除了在坟头儿上有一颗歪歪扭扭,看起来长的有些畸形的小树苗外,再无其他什么特殊的地方。

这样的坟头赵老见多了,河南河北这两省,在文化相对比较落后的农村,都颇为迷信,对人死入土一事非常有讲究,别的不多,坟头恐怕没有几十万座也差不多。所以,像这样的荒坟,可以说太常见了,并没有啥希奇的。

因为有人带着,再加上这些小青年都喝了几两白酒,个个都开始有些对谣传不太放在心上,也不知道是谁先招呼的一声,众人铁锹镐头抡了起来,也不在乎这到底缺德不缺德,直接把这座荒坟给倔了。

赵老因为年纪大了,再加上对这坟头也没啥太大的兴趣,所以,自己从腰里取出了烟袋,坐在了不远处的一个小土包上,吧嗒吧嗒的抽起了烟来。

一直到这里,我都没有听出什么太诡异的地方,按照赵老说的来判断,这坟恐怕荒了也有些年头了,说不定后人都已经死的差不多了。所以,这些人刨坟挖墓,赵老没有阻止,倒也不无道理。

可偏偏,赵老接下来讲的事儿,却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听的我毛骨悚然!

这一帮青年,热火朝天的掘了半个多小时,挖出了一个近三米宽,两米多的大深坑,在深坑下面,发现了一口已经烂的不成样子的棺材,照常例说,一具尸体有个五年八年的,只要不是特殊环境下,在棺材里烂的基本就不成样子了。再过一段时间,怕烂的也就剩下个骨头了,根本不可能有腐烂的臭味儿。

可怪就怪在,他们挖开这个坟的时候,一股恶臭冲鼻的味道顿时让几个喝过酒的小青年胃里翻滚,忍不住的捂着鼻子,跑到一边,转头哇哇大吐了起来。

赵老当时被吓了一大跳,凭经验讲,他看的出来这坟至少有几十年没被动过了,再怎么着也不可能有这么大的腐烂恶臭,唯一的解释就是,这里恐怕尸变了!而且,还是那种最让人胆寒的阴尸!

ps:诈尸的原理和僵尸是两个概念,老赵的尸变指的就是诈尸,所谓的阴尸,下一章会解释。

我做盗墓者的那些年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