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来龙去脉
狼独岭地处偏僻,山势险峻,我攀登上来的这面实际上已算为平坦无奇的了,但是,白天我站在香山寺隔山而望的时候却看出了这里的险峻。
龙脉在之前就讲过,分的类型之多,类型之杂,并非搭眼就能看明白的。而这山九曲连环,鳞如浪泽,顺气而成。但却偏偏在山脉之中有断岭,陡峭之极,如此一来,这原本应是一条腾龙,可却因那条断岭会让人产生误会,认为这里是一条死龙脉。
其实,并非如此,仔细观之,发现此山脉虽有断岭,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到其脉的山势。也就是说,龙气未断,只是,有那么一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正好诠释了其中的道理。
今天白天我在香山寺观察了整整一天,才看出来这山的奥妙之处,恐怕在这狼独岭上看走眼的风水师绝不在少数。由此我敢推断,即使有盗墓者,来到这里的也绝不会太多,而到了这山中,能不能找到山中的风水葬地,那就更是一说了。
所以,当我看到下面的老和尚和那四个盗墓贼搀和到一起的时候,脑海中只能想到一种可能。
那就是,这里他们恐怕已经盯了很久了,只是没有上山的路,根本无法摸进去,而在龙门这一片,唯一能够安然无恙的出入这些山岭的人,也就是那位严德全老人了。
难怪我见了严德全老人以后,他们就会盯上了我,若是按照这种理论去推断,理由自然也就出来了。
看着离我不远的这个奇怪的组合,我忍不住的皱了皱眉头。和尚嘛,出家之人,六根清净,鸡鸣狗盗之事更是不可能干的,尤其是像那位释大师一般,一位得道的高僧来盗墓?这事怎么想都让人觉得怪的紧啊。
都说好奇害死猫,但这好奇心却像是毒品一样,即使我在心里不断的警告自己,一旦被他们发现,很有可能会出现危险,但我还是在他们离开后,忍不住的悄悄下了树,小心翼翼的跟在了他们十几米后。
因为是夜里,山路比较难走,但是我又不敢让他们发现我,所以,我一直是伏在地上,手中的手电筒只敢贴着地面,稍微给自己一点光亮,匍匐着身体跟在他们的后面。
“老大,您在这里做了十三年的和尚了,但咱这始终没得手,干脆,您还俗得了,成天吃那些素斋素饭,嘴巴还不淡出味来了?”之前和我有过几次照面的那个男人忍不住的打破了黑夜的寂静,开口问道。
老和尚似乎有些无奈的说道:“当初因为环境特殊,迫不得已我才借着佛门之地,守的住这里,可青灯古卷的陪伴佛祖左右十余年,哎,若不是这里我实在是不甘心,怕是早就断去红尘,一心向佛了!阿弥陀佛,罪过,罪过。。。。。。”
“哎,老大,您这又是何苦呢?”老者叹了口气,道:“这里怕是被人布了阵法,这么多年,除了烧山伐林,咱们能想的办法都想了,可到头来呢?”
“话不是这样说的。”老和尚有些固执的摇着头,停下了脚步,随意的坐在了地上,道:“我此生最大的遗憾就是这里,若此心结不解,恐怕我死都不会瞑目。。。。。。”
就这样,老和尚一行人坐在原地休息了起来,而我,则是悄悄的躲在一棵大树后面,侧着耳朵偷听着。
也不知道他们是故意的,还是的确就是在这里叙旧,半个多小时后,我总算将事情听了个半知半解。
原来,这位老和尚以前根本就不是什么信男善女,而是一个在盗墓这个行里名声极大的老手,人送外号飞天校尉。在那段特殊的时期之前,他曾带着两个手下,也就是老头和那个中年男子,盗了大墓数个,均无失手。而后来的这两个人则是他们几年前又拉入伙的人,其中一个竟然还是一个风水高手。
十三年前,他们一伙来到了洛阳一带,先后盗掘了数个王侯大陵,敛财之多,足已够他们几人舒舒服服的过完下半辈子了。就在他们在龙门一带踩点的时候,发现了狼独岭这个绝妙的山脉,众人顿时大喜过望,决定若是在这里能挖到一个帝王陵墓,他们便就此金盆洗手,退出属于他们的江湖。
不过,这也许就是天意吧,这群经验丰富的老盗墓者这一次在这里栽了跟头。
这山极为诡异,逢夜闭困人于断岭的另外一侧,哪怕他们以为已经跃过了山岭,兴奋的准备要上去寻找陵墓的时候,才发现,眼前竟然是山脚下。再回头望去,山还是那山,断岭依然是那断岭,而人,却已然出现在了原来的地点。
当初几人还以为是迷了路,因为是夜晚,所以才会莫名其妙的出现在了山脚。
于是,几人准备妥当后,次日再次上山,可遇到的,依然是原路返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