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永不下车 > 第七九章南下(修)

第七九章南下(修)(2 / 2)

在这种情况下,方然决定,在gpl大区逐步裁军,削减“军”的作战力量。

在西历1509年12月25日,“军”与投降的“伊甸军”之作战力量,总数超过五千万,这是盖亚表面空前、也很可能是绝后的一支大军。

不过,一旦gpl与ama大区停战,继而融合,第四次盖亚大战事实上就已结束,这样一支规模庞大、却只适合在盖亚表面作战的武装力量,不论是资源消耗,还是未来的用途,都与盖亚凈土大区的规划相距甚远。

在此之前,解决西大陆势力后,“军”的作战行动,以及盖亚凈土大区的军工生产,就已在控制节奏,资源与能源的消耗却仍十分巨大。

接下来,要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无用的军事消耗自然要退居其次。

在完全接管“伊甸军”,确保盖亚表面,再没有能威胁到gpl大区长治久安的敌对势力之后,方然吩咐“盘古”给出一揽子行动方案,计划在未来的十二个月内,将“军”编制缩减到一千两百万左右。

这一数字,是经过深思熟虑,主要防范的已不再是人类自己,而是概率微小的来自外太空之威胁。

即便这种威胁,在过去的四十六亿年里,从未出现,

但人类命运系于一身,方然知道,自己的每一决策,都必须万分谨慎。

出于这种考虑,在gpl大区的军事建设规划中,“裁军”与“扩军”行动基本齐头并进,呈现鲜明的时代特色。

只在盖亚大战中有用的履带式炮车、无人歼击机与武装机器人,销毁率高达98%,而大口径激光炮,天基雷达系统与空天战斗机等装备,则只销毁一部分性能落后的型号,新型号的研发不仅没有终止,反而进一步加速。

与此同时,涉及军事领域的科技研发,自然也没有片刻懈怠。

西历1510年元旦,就在ama大区投降后没几天,风尘仆仆的“阿达民”就出现在psk区赤塔城的某地下建筑内,

出席在此召开的“盖亚凈土文明路线研讨会”。

科学技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一柄利剑,是改造客观世界、利用客观规律的生死线,重要性并无须强调,现在,笼罩盖亚的战火几乎消散,调整战略,积聚力量,向事关全人类生死存亡的科学进军,便刻不容缓。

相比于以往的年代,现在,盖亚凈土大区可以投入的资源,是空前的庞大。

换算为gpl资源辅助度量单位——标准煤,在掌控整个盖亚、仅存凹斯垂利亚等边缘地带的今天,阿达民手握的年度资源产出量已达26,300,000,000吨。

这些资源,除拨出一部分,用于民众日常生活与续命所需,几乎都可以投入到科技领域。

除民生,与必要的军事建设,一切投入科研,这在文明的旧时代是完全不可想象,现如今,却只需要阿达民一声令下。

而“盘古”系统,在基本打完一场盖亚大战后,也面临功能调整的重大变局。

将能力超卓的“强人工智能”,从军事、战争领域,切换到科技研发的战略领域上,这一决策,方然进行的很谨慎。

为抵御风险,“军”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这一点出发,他也考虑过研发、制造新的强ai工程机,而将现有的“盘古”继续保留,作为盖亚武装力量的长期指挥者。

但这样做消耗甚巨,一点也不经济。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