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二五章 重逢(修)
人类,一旦掌握了切实的手段,将盖亚生物圈彻底置于管控之下,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哪怕不为永生,不为规避死亡的威胁,与四十亿年演化的无数同源身处同一个世界,也实在麻烦太多。
面对无穷无尽的微生物,乃至昆虫、嚙齿类等高等动物的威胁,建造全封闭型城市,只是消极抵抗,就算拥有可靠性百分之百的手段,隔绝一切外来生物,人类也将永远被困在狭小的城市里,
简直就像是在坐牢。
作为四十亿年演化的最高成就,到最后,却作茧自缚般生活在无菌牢笼里,这种结局太讽刺,绝非阿达民所愿。
相反,启动包括g_541在内的四座全封闭型城市——“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分别验证封闭型城市在不同地质、气候与生态条件下的持续稳定性,只是gmc应对微生物威胁的盾牌。
要彻底消灭微生物,取得第五次盖亚大战的胜利,人类还需要一些长矛。
消灭生物,从微生物到高等动植物,让盖亚表面变成一片死气沈沈的荒芜之地,这设想的确堪称惊悚。
但,稍加思考便不难明白,阿达民此举并非是要让盖亚回归生命之前的状态,毕竟在四十亿年前,盖亚地核可比今天热得多,表面环境也恶劣得多,电闪雷鸣,岩浆遍地,完全就是近乎炼狱般的修罗场。
而在今天,即便清除盖亚生物圈的一切,土壤,河流,山川与海洋仍会存在。
更不用说gmc的设想,并不仅仅只是消灭生命,在清除一切微生物及其可能的宿主后,人类,便可以按自己的意愿,重新规划盖亚生物圈。
消灭一切威胁,仅留存对人类有意义的物种,这种做法,在旧时代恐怕会被口诛笔伐,遭遇从绿色和平组织到极端环保女表的猛烈抨击,它们会大声疾呼,捶胸顿足,控诉这种做法将“毁灭盖亚,甚至毁灭人类自身”。
然而事实又如何呢;
人类,从蛮荒时代一直走到今天,对抗大自然的事,那可做过太多了。
从树杈上的生活,到草原上的时光,从第一株为收获种子的植物被种下,到第一种为获取肉食的动物被驯化,人,早就开始向大自然发起挑战,时至今日,这种挑战的广度,深度,更达到了空前的程度。
对抗大自然,这种话,在旧时代几乎已成为一种郑智不正确,
然而却是千真万确的大实话。
为什么不能讲,原因,其实也很明了︰
羚羊和最喜欢和狮子谈宽容,这行为很可笑,狮子却没必要和羚羊谈宽容,它根本不需要。
身为弱者,直到文明的近现代,人,在大自然面前仍十分渺小,即便能动用各种机械,掘进隧道,堆砌大坝,架设桥梁,穿越荒漠,却依然只能在臺风、地震、海啸、火山面前瑟瑟发抖,唯恐一不小心丢了性命。
这种情形,是人类自认弱小,不敢坦承对抗大自然的心理因素。
但是到今天,这一切,则随文明的变迁而大大改观,甚至于出现形势上的逆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