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永不下车 > 第八一八章传送(修)

第八一八章传送(修)(2 / 2)

直到飞抵目标点,全程速度(几乎)不变,这一过程并无须任何额外的动力。

相比之下,反而是在飞抵目标点时,其本身的动能,会成为其停留在目标点的障碍,需要通过反冲等方式加以克服,否则,就会一下子飞越目标点,继续依惯性向前运动,直到(理论上的)无限远。

一旦意识到这点,对盖亚凈土的近日轨道规划而言,在不追求速度的前提下,

货柜的速度,显然就是越慢越好。

速度越慢,从月球基地升空时,所需贯註的、转化为动能的能量就越少,相应的,在抵达近日轨道时,需要的反冲做功也越少。

付出的代价,则是慢吞吞的巨型货柜,会沿一条比较覆杂的轨道缓慢接近太阳,这一过程动辄就在两三年之久,接近半径15,000,000公里的近日轨道时,还需要漫长的减速过程,才能比较平稳的入轨。

旅途的一大部分,都是在太空中依惯性前进,距离,就几乎与能耗、成本无关。

权衡下来,与采掘水星相比,暂时以月球作为唯一的材料来源,对盖亚凈土而言是更经济的选择。

至于额外付出的时间,既然“全民永生”,也无人在乎。

说白了,在无限长生命的憧憬之下,别说两、三年,即便要等待几十上百年,也不再是一种“利在千秋,今生无缘”的悲壮之举,而是只要付出耐心,假以时日,就必定能亲眼见证的寻常之事。

从“意识迁移”,到近日轨道换能站,迈向新时代的一切都有条不紊。

时间,过的飞快,不知不觉间,就到了西历1541年,月球表面的“三工程(坤)”在这一年竣工、通过验收,与此同时,一点三亿公里之遥的近日轨道换能站,规模同样庞大的“三工程(干)”施工,也接近了尾声。

在gmc的项目书里,一般而言,代号仅有数字、后缀的,都是事关文明发展的重大战略规划,由阿达民亲自审核,批准实施。

二十年前的“一工程”,目标,是向太空大规模投送物资;

十几年前的“二工程”,目标,是在近日轨道建设换能站;

而即将投入使用的“三工程”,则是为了解决一个核心问题——盖亚凈土的能源。

盖亚,在“凈土三十三年”的今天,是两千六百万民众、或者说两千万活人与六百万“灵魂”的居所,单论日常生活,其表面的可再生能源即可应付,并不需要额外的能量贯註。

阿达民的目标,也很明确,未来人类探索宇宙、迈向星辰大海所需要的生产力,几乎完全部署在近日轨道上。

即便如此,人类仍需要一种手段,能将近日轨道换能站的能量,安全、可靠、高效的输送到盖亚,

用于那些必须在盖亚表面进行的工程。

至于说,什么样的工程,必须要在盖亚表面、而无法在太空中进行,第一项,

便是“第五次盖亚大战”。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