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永不下车 > 第八六二章拯救(修)

第八六二章拯救(修)(2 / 2)

但是对民众而言,在毫无反抗之力的情况下,则意味着死路一条。

时间进入一五零二年,春季战役中,“军”陆续解-放了东尤洛浦大区的若干座民众定居点、战备要塞,不出所料的几乎没有发现幸存者,甚至连尸体都罕见,据推测,应该都是被“十字军”作为原料处理掉了。

自己也是一名大区管理员,机器与人的对抗,结果,方然肯定不会有乐观的期待。

定居点,自身设计并未考虑一旦被袭击,如何保全民众的性命,在武装机器人的清扫下,甚至几小时就会变为无人区。

至于散布在废弃城市、深山老林里的幸存者(如果有的话),或许可以存活更久。

但是在一波波机器人、无人机与监控体系的清扫下,再加上恶劣气候,死亡也是一个迟早会到来的结局。

基于以上因素,对东尤洛浦大区、乃至“红军”攻下的其他地域,方然都不报多大期待,事实上从西历一五零一年到一五零二年冬,一年多时间里,“军”只从几百万平方公里的东尤平原上,救出寥寥132名幸存者,

这已经足以说明,在强ai时代,人类的生存态势是多么恶劣。

不过就算是在这一片肃杀的氛围中,奇迹,仍偶尔会发生,譬如严寒时节的伊热夫斯克。

当年冬天,在击退“十字军”主力后,搜索伊热夫斯克废城的“红军”工程技术部队,在一大片废墟之下,探测到微弱的生命活动迹象。

在那时,任何生命活动迹象,基本上都意味着“那里有人类幸存者”。

只因连年战乱、“全产机”当道,盖亚表面的地貌一直在变迁,曾经繁华的城市,人去楼空,事实上依赖人类生活的老鼠、野犬乃至小强等物种,

很难在钢筋水泥、文明墓碑般的城市区域长期生存。

为拯救同类,阿达民,盖亚凈土大区,究竟能投入多少资源,这是一种艰难的取舍。

一五零二年的冬天格外寒冷,清理伊热夫斯克废城的“红军”机动作战力量,在某栋大厦的地下车库区域,发现一座疑似末日避难所的废弃地,种种迹象显示,这里已经被武装力量发现、并爆破搜索过,里面的幸存者也均罹难。

不论当时被杀,还是被带走后“处理”,结局,最终也都是一样。

发现避难所的废墟,对“红军”而言,原本可以搜括的资源肯定已被前一入侵者扫光,只剩下一定的勘察、研究价值。

在狼藉的建筑内搜索,拍照、取样,机器人的灵活肢体,翻开碎石与垃圾,几小时内将面积近一千平方米的空间大致勘察完毕,收队前,照例进行人类代谢产物侦测,却在极其隐蔽的某处疑似下水道,

发现痕量的药物残留。

药物残留,简单分析一下成分,这一发现就引起现场机器人的警觉。

一种自然环境下,至多半个月就会分解的化合物,出现残留,除人类活动、或预先设定的机器所为,没有其他的可能。

发现疑似人类活动的蛛丝马迹,线索,被逐级上传到指挥ai,不经意间的一次ai判定,就决定了地下深处幸存者的命运,几臺大功率挖掘机很快清理出工作面,向线索指向的地下深处掘进。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