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随着教授的阐述,走进餐厅时,方然已大概明白了他的意思。
“《matrix》,或曰‘黑客帝国’,方然,你对其中呈现的那一个‘世界’,
会怎么看待。”
“那个建立在废墟之上的‘matrix’?
相当恐怖,不过,教授你肯定会说,我们生活的‘里世界’和matrix完全不一样。”
“那当然啦。
其实也无须讨论matrix,就说‘里世界’,我们每一天都在这里生活,等待盖亚表面的改造工程彻底完工,话说,这改造工程的进度怎么样了,——还可以嘛,原以为还要等二三十年,这很值得期待。”
盖亚表面改造工程,说白了,几乎是“第五次盖亚大战”的同义词,现在,“盘古”正在执行对盖亚生物圈的大清洗,
这些资讯,两个人都看得到,进度比预计的还更快些。
一旦盖亚表面改造完成,凈土民众,就可以分批“降生”到现实世界,以“混沌”中枢内的本体远程操控新的血肉之躯,这一计划,方然在任职管理员期间定名为“归来”,是人类维持传统形态的重要步骤。
“里世界”的生活,十分惬意,甚至会比现实中更惬意,毕竟现实世界既没有幻境,也不会有“任意门”之类超现实的东西。
即便如此,民众,包括方然自己,仍一直在期盼重返现实。
什么是真实,什么又是虚幻,一个人事实上并无从分辨“表世界”与“里世界”,内心深处却在提醒自己,眼前的一切、乃至于自身,都是强人工智能创造出来的虚像,“混沌”外的盖亚才是现实,
这其实是一种可贵的执念。
若非如此,长久沈迷于“里世界”,人类这一物种,便会逐渐与现实割裂。
后果则可想而知,一旦脱离现实,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便无从谈起,迟早会导致文明的彻底固化,
继而一定会丧失前途。
这些观点,无须对任新民明言,凈土民众对此都心知肚明。
但,在餐桌旁坐下,等待机器人送餐的时候,教授还是对方然说出这样一番见解︰
“探索未知,向往无垠的宇宙,这是人类千万年来的一种执念,身在航天研发机构,我们这些人当然会更渴望。
不过,在今天这样一个历史时代,我却禁不住回想,
‘想要走得更远’,这种执念,究竟还有多大的实际价值,又是否有必要?
能不能做到,是一回事,是否有必要,则是另一回事。
在旧时代的最后几十年间,人类也曾借助‘土星-5’火箭前往月球,甚至规划前往火星,那一切毫无疑问都是划时代的壮举。
但是为什么呢,为什么,要发射几千吨重的火箭,投掷数十吨重的登月舱,只为了将一名、或至多寥寥几名特别选拔、训练的宇航员,送到遥远的天体表面,难道不正是因为,在那时代,人类的科技水平所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