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永不下车 > 第九二七章加速(修)

第九二七章加速(修)(2 / 2)

他不禁回想起,那汹涌澎湃、横扫盖亚的it变革,想起蜗居地下、暗无天日的内战时代,想起“军”纵横捭阖、解-放盖亚的历程,同时,也想起了西历1509年10月,那一场规模空前的胜利阅宾式。

时间,恍若长河,一晃眼九十多年过去,真令人感慨万千。

彼时彼刻,不论身在何处,不论正在进行怎样的奋斗、抑或挣扎,方然都必须得承认,他甚至从未有一刻想象过,人类文明,能在那场天翻地覆的浩劫中幸存,甚而劫后重生、否极泰来,创造出从未有过的灿烂与辉煌。

而今天,就在封闭城的穹顶之上,高远天际中的太空城,钢花飞溅、机器轰鸣,庞大如一颗新行星的“全产机”,正在自我重构;

随着一臺臺设备、一座座框架的就位,量产亿吨级飞船的生产线,已初具规模。

过去,就在不久之前,人类还只能利用化学火箭,向近地轨道投送质量微不足道的地轨道盖亚卫星;

在那之后,又经过若干年,人类,还是利用化学火箭,第一次将同类送入并不怎样高远、却着实意义重大的太空。

盖亚凈土建立后,多少年来,人类始终在太阳系内徘徊,漫长的距离,有如天堑,似乎将永远禁锢文明的探索之心,可现在,随着超距通讯的应用,乃至于量子力学的更深奥研究成就,这道天堑,

或许很快就会变为一条横贯天际、通向远方的天路。

所以这就将是明天,是未来了吗;

不,

不一定。

如果这就是未来,那么,人类的脚步,註定不会走得太远,

而终究会受限于工程技术的极限,而在不远的将来,被银河系的二十万光年之巨大尺度,乃至星系与星系间的不可思议之距离,

阻隔在更深邃的宇宙之外。

核裂变引擎,现在,正由“全产机”体系研发中,相比旧时代的火箭发动机,当然是一种划时代的进步,但,稍微考虑一下核裂变过程的放能水平,就会知道这种引擎的能力,必然有客观规律决定的极限。

不论设计如何精妙,裂变引擎,也很难将飞行器加速到光速的百分之一,

这是物理法则的绝对极限。

而百分之一光速,用在恒星系级飞船上,从太阳系飞越到银河中心的另一侧,至少也要几百万年那样久。

上百万年,乃至几百万年,对任何工程体系而言,都是一个完全不可思议的数字。

如果说,四万年的漫长旅途,还可以用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尝试解决,那么跨度长达数百万年的旅途,就在实践意义上超越了凈土文明的极限。

须知几百万年后,不出意外,盖亚甚至将越出太阳的行星宜居带,在此期间,更不知会发生一些怎样的重大变故,向银河系中心,那必定坐落着超大质量黑洞的地方,发射飞船,静待几百万年后的抵达,

简直就是一桩完全没希望的豪赌。

上一页 书页/目录 下一章 请启用JavaScript正常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