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在同年展开新一代011、012等相动力远航飞船的设计,规划用二十至三十年,完成011基本型相动力飞船的总体设计,并做好“终产机”的生产准备,力争在1730年代,开始量产011型远航舰。
与前代001、002等裂变动力飞船相比,011型相动力飞船的极速,
有望达到空前的“百分级”,也就是每秒3,000公里,四百二十年后,就可以一举飞抵遥远的比邻星系。
消息,令人振奋,凈土世界为此而一片欢腾,所有人都沈浸在迈向星辰大海的新征途之中,方然的情绪也大致仿佛。
不过,他最喜欢的,还是在人烟稀少、沈静安宁之地,全身放松的躺在松软草甸上,
一边冥想,一边遥望蔚蓝色的无尽苍穹。
一个人的人生,一个群体的经历,乃至一个文明的延续,撇开“为了生存”的命运之烙印,又会是什么;
今天,凈土文明,其中的所有民众,也包括自己在内,
终于给出了响亮的回答。
尽管今天的凈土民众,对太空,并没有旧时代那般强烈的憧憬、向往与迷恋,对迁居遥远行星的体验,也缺乏兴趣,但这并不能说明,人类对浩瀚无际的宇宙意兴阑珊,恰恰相反,这只能说明今天的人类,
眼界是前所未有的开阔。
比邻星,距离太阳四点二光年的恒星,在未来几千年中,都将是距离太阳最近的“同类”,且将持续接近太阳。
即便如此,在三千多年后,比邻星也将失去“最近恒星”的名号。
彼此接近的两颗恒星,距离,从四点二光年一点点缩短,直到预估的三点七五光年之极限,从宇宙的宏观视角,似乎可以认为,这将会节约人类远航舰队的时间。
然而考虑到第一舰队、第二舰队的速度——每秒三十公里,与四万年才能飞完全程的漫长时间跨度,太阳与比邻星的相对位置变化,却意义寥寥,毕竟两颗恒星并不会一直相互接近,否则早已相遇、并发生重大天文事件。
距离,对渐入太空时代的人类文明而言,某种程度上已失去了意义;
取而代之的则是“时间”。
而比邻星,在几十年前的凈土民众眼里,就是一颗“四万年外”的远邻,甚至渴望而不可即。
借助相位引擎的力量,新一代远航飞船,一旦建成、启航,则有望将这时间跨度缩短为原来的百分之一,
仿佛一下子从天边来到了近前。
四百年,平心而论,以人类的时间流逝之感觉,堪称漫长。
对“永不下车”的凈土民众而言,这,却又只是通向宇宙的无尽征途上,微不足道的一瞬。
但是就到此为止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