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其中还是有几个人没有配对。
“还有这剩下的呢?为何就不配对了?”皇帝问着。
“回禀父皇母后,此间能配对的都已成,余下的不能成对。”萧绯杨道。
“这又是为何?之前朕看你选人时,那些人几乎都没看一眼,难道说他们都不堪匹配不成?”皇帝问道。
“这里面有两个缘由,一则那些士子中有些是有妻室的,有些则是有婚约的,再有些是有意中姑娘的,之前太子殿下便和臣媳言过,是以臣媳便把他们放开,免得选了他们后反而给他们带来麻烦。”萧绯杨道。
“那另一个缘由呢?”皇帝点着头,看着萧绯杨:“这几位姑娘为何你也始终没看一眼。”
“父皇,今日人之所以能配对成功,那是因为这些姑娘和这些士子他们自己愿意找意中人。但是不愿婚配的士子有自己的缘由,故而退避在后;而这些姑娘们想必也有自己的缘由,故而也是退避在后。之前臣媳在选人时,其实也是先看人有没有这个意愿。有意愿的先考虑,没有那意愿的便放弃。适才母后提醒臣媳要适可而止,别适得其反,想来母后目光如炬已经看到了这些,故而提醒臣媳。臣媳也是在母后的指点下,方才明白有些事情可为,有些却不可为,故而不能配的便不配。”萧绯杨恭敬道。
皇后听了这话倒是微笑着点头。
“你说的也是,皇后比你更善于观人,故而能看出你看不到的地方,既然这些姑娘们不想嫁,也不想太子妃牵线,那便由他们的父亲托官媒为其择婿了。”皇帝淡淡道。
“皇兄,臣弟倒是想考考太子妃的。”云镰笑着道。
“不知六弟还要考太子妃什么?”皇帝微笑着问道。
“是关于这几位姑娘的未来,臣弟想考考太子妃。”云镰道。
“太子妃,王叔要考你,你看如何办?”皇帝问道。
“回父皇,六王叔乃是臣媳的长辈,长辈考晚辈那是理所当然。只是臣媳到底年轻识浅,家学有限,也比不得那些大家闺秀的风范,若是臣媳的回答让父皇母后觉得不妥时,也请父皇母后恕罪。”萧绯杨忙上前道。
“哈哈,皇后,你看如何?”皇帝笑着问道。
“太子妃所言属实,本宫以为却是如此。好在太子妃也有自知之明,倒是个可造之才。若真有不得体处,皇上今日就别太把她的话当真了,日后好好的教育她便是,毕竟她入宫时日尚浅。”皇后笑道。
“六弟你看如何?毕竟太子妃乃是普通人家,不比六弟自幼长于皇宫。”皇帝笑道。
“皇兄放心,臣弟的考题也不会太难,何况还是臣弟一力促成太子婚事的。太子妃出糗了,臣弟面子上也无光。”云镰笑着道。
“如此甚好,太子妃,你可用心回答你皇叔的问题。”皇帝笑着道。
“是,父皇。”萧绯杨躬身施礼道。
“太子妃,本王问你,若是这些姑娘们想嫁太子,那你该如何?”云镰问道。
“六王叔,如若这些姑娘是想嫁给侄媳,那侄媳可以告诉六王叔侄媳该如何。可如今六王叔问的是她们想嫁给太子,那便是太子和她们的事情,侄媳不管这事。”萧绯杨直接推掉。
“为何?莫非你忘了你是太子的正妃不成?”云镰扬眉问道,一脸的嘲笑。至于别人可是看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