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首歌怎么唱来着?
还记得许多年前的春天,那时的我还没剪去长发,没有huabei没有她,没有24小时热水的家……
人的愿望很朴实,就是为了吃饱穿暖。
人又容易生出太多想象,比如房子,车子,面子……
后来姚小聂混得好了,他更加怀念天光墟。
这里保留着历史大多数时候的模样。
每天能够获得一个盒饭vs一本房产证。
在历史上大多数的时候,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姚小聂在天光墟曾淘到好东西。
比如在1996年的年头,他逛天光墟发现一个装满旧胶卷的破铁盒。
他把那一铁盒旧胶卷买回去,把胶卷洗出来,发现这些照片记录了一户人家数十年的风雨变迁。
这户人家以前是在花城做生意的大户,随着时代浪潮浮沉,人都逝去了,他们的历史被凝聚成一铁盒旧胶卷,在天光墟被姚小聂发现。
姚小聂把这些照片做成一个合集,获得一个省级的艺术奖项。
这也是他文青生涯的巅峰。
晚上11点整,海珠桥的灯光准时熄灭,桥上一片漆黑。
姚小聂带着欧阳建军来到人行道腰部的中心位置,摊开麻布,将马灯拿出来点燃,放在麻布上。
然后姚小聂将他们要卖的东西摆在马灯旁,先摆出两只手表和一台收音机。
天光墟的买卖在凌晨4、5点最旺盛,但是半夜11点也开始有零星的生意。
主要是姚小聂和欧阳建军来得早,能够占到最好的位置。
虽说构成天光墟买卖的基础是底层百姓,但也有不少人是来“淘货”的。
电子产品在这里也有销路。
翻新电子表和收音机,应该是适合这个市场的。
姚小聂和欧阳建军坐在黑暗中,面前火光微弱的马灯提示顾客,这里有货可以看。
桥上陆陆续续有人上来摆摊,亮起微弱的灯火,看上去这桥上真像一座“鬼市”一般。
欧阳建军好奇地逛了一圈。
他跑回来,激动道:“老姚,看看这个!”
欧阳建军拿着一把旧式军刺,如获至宝。
欧阳建军:“这是苏制军刺!当年八路用过的!在桥头我花一块二毛钱买的。可以用来防身。”
姚小聂:“收起来。出什么事把货丢掉,赶紧跑,别想着动手。你那两招军体拳架不住两个混子。”
11点出头,开始有零星的趁墟人上桥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