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科普时间,试片和试镜,前者是基本上已经确定角色,而后者是还未确定,需要像《换命》那样,邀多位演员,导演和制片通过考量来寻找最合适的演员。
至于试片情况就要复杂得多,譬如作为导演认为男主,由某某某出演最合适,然后邀某某某,这才是试片,简单来说,不是发挥太差,就确定了。
又或者是第三方干预,越过导演决定了人选等等,娱乐圈可以说是试片与试镜,各占百分之五十。
一个行业想蓬勃发展,必定要引入资本,而一旦资本入场,就会失去很多东西,这不叫潜规则,这是“舍得”,有舍才会得。
鹭岛,一间星级酒店套房。
反正是试片,也不用太正规的场合。
“戴哥,苏耶到了。”关镜子接到电话。
“那你去接一下。”戴钟尧低头戳手机,头也没抬。
不抬头并非主观情绪原因,而是客观因素,在得到中保奇兵投资后,摄影师、灯光师等幕后人员都能够顺利招募。
现在戴钟尧创建了个微信群,正在对拍摄方面的事做交涉。
一个剧组的幕后人员,比你想象中还要复杂得多,完整的剧组包括:导演组、剧务组、摄影组、美工组、制片组、录音组六个部门。
经常我们在电影里看,有两个到四个制片人不等,觉得很奇怪。
其实不奇怪,制片也分生活制片、执行制片、外联制片、制片主任等等,但都无一例外,全是资方派人。
执行制片是指监督剧组拍摄进度,毕竟拍得越久,钱就投得越多。
你以为谁都是王家卫,一部电影拍七年,也就是梁朝伟脾气好,也亏得是墨镜王,换个演员、导演的话,估计也没法呈现出这样优秀的作品。
外联制片,就是比如剧组借用了某个景区,事后外联制片就要善后,写感谢信什么的,主要是如果有什么损坏,外联制片就要商量赔偿。
制片主任就理解了,制片的头头,主要就是控制预算以及成本。
对于导演来说,拍摄资金肯定是越多越好,但对于资方,制片就太有必要了。
君不知,当年卡车司机拍摄泰坦尼克号,前期投资亿美元都被花了,但电影只拍摄了一半,约定的暑期上映也遥遥无期,作为好莱坞巨头的福克斯,直接被拖垮,如果不是派拉蒙入场投资,福克斯就真狗带了。
言归正传,关镜子接到熊美玲电话后,来到高崎机场接人。
高崎机场是个小机场,没有vip通道,所以关镜子发了定位,在停车场等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