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向说话的民伕看去,发现此人竟是乔装打扮的三宝,他暗自一惊,不动声色地琢磨着。
三宝的一句话果然引起了很大反响,人群顿时沸腾了起来,众人都对三宝的说法信以为真了,三宝继续喊道:“这是天意啊!天意不可违!小人给老天爷磕头了!大家一起磕头啊!”
士兵、民伕都被感染了,纷纷拥上前来,跪倒在地,磕起头来,蒙恬看着眼前的情形,心中已经有所领悟,这时旁边一个陪同的军官向蒙恬问道:“大人,您看这怎么办?”
“这番变故,我会奏明陛下。既然是天意,我们就该恭敬对待。”蒙恬说完,走向了坍塌的长城,在长城脚下,他猛然发现了一些混乱的脚印,他顺着脚印仔细勘察着,最终发现,脚下的碎石居然是被利器凿碎,蒙恬恍然大悟,在心里说道:看来,这不是天灾,而是人祸!
与此同时,咸阳城里,举贤堂的人到处散布一个消息:“昨夜孟姜女为丈夫哭倒了长城!”咸阳百姓已经熟知孟姜女的故事,听说她竟然哭倒了长城,均为她的一番痴情所感动,立刻口口相传开来。
小川还找来一帮儿童教会他们唱儿歌,在咸阳城里到处散布歌谣。
“孟姜女孟姜女,寻夫十年路千里,却闻喜良永不起;孟姜女孟姜女,哭倒长城惊天地,山河为之泣如雨……”
百官在上朝的路上都听到了儿童的歌谣,不由都纷纷停下来询问,他们听后也都为孟姜女的故事感慨不已。
朝廷之上,李斯在赵高的唆使下开始了对蒙恬的攻击。李斯步出班列,恭敬地对秦皇说道:“陛下,臣今日要弹劾蒙恬将军,他监造长城不力,徇私枉法,贪污舞弊,致使长城崩塌!”
李斯陈述的时候,赵高在一旁暗自得意,他心想,这下蒙恬这个老家伙逃不掉了。
“父皇,蒙将军也听说长城崩塌,已经去查看了,也许其中还有其他缘故,还是要勘察清楚再下定论。”扶苏不忍自己的师傅受到如此诽谤,急忙为蒙恬辩解。
“无论长城因何崩塌,蒙恬身为监造,难辞其咎!”秦皇生气地说道。
李斯和赵高看着眼前的情形,心里都在窃喜,他们都在心里默默说道:蒙恬这次玩完了。就在两人得意之余,蒙恬的故交周大人步出班列对秦皇说道:“启奏陛下,臣听说这次事故乃是因为孟姜女哭倒了长城!”
秦皇一听,吃惊地说道:“你说什么?竟有此事?”
赵高一听却急得跳了起来,张口说道:“孟姜女?那是神话故事!你们简直是一派胡言!”
他还未说完,就被秦皇瞪了一眼,赵高吓得立刻退了回去。李斯这时急忙帮腔道:“赵大人说得不错,这哭倒长城,真是无稽之谈。”
“陛下,不仅是臣等,整个咸阳的百姓都传遍了,说这是天意!连无知的孩童都唱出了儿歌!”周大人坚定地说道。
众大人也纷纷附和道:“陛下,确实如此,臣等也都听说了。”
秦皇还有些将信将疑,就在这时,一个侍卫匆匆上殿启奏:“启奏陛下,蒙恬的副将带了百里加急文书前来觐见。”
庞副将高举着一卷竹简走上大殿,跪倒在秦皇面前:“微臣参见陛下!”
“你手里是什么?”
“陛下,孟姜女为丈夫之死哭得长城崩塌,当地的官员、将士、百姓目睹此事,联名写下这千人长卷为孟姜女请命,求陛下彰表孟姜女忠贞之情!”
庞副将话音甫落,众大臣已纷纷表示赞许,李斯和赵高则看得目瞪口呆,不知道如何是好,这时扶苏走上前说道:“父皇,此事有如此多的证人,不会有假了!儿臣也表奏父皇,不如在长城边立下石碑表彰孟姜女,也让天下人知道父皇的仁慈。”
秦皇终于被说动了,点头说道:“扶苏所言极是,此事顺应天时,又兼具人和,是大好之事。扶苏,就交给你从速办理!”
“儿臣遵旨!”扶苏至此终于放下心来。
而赵高和李斯此时在一旁则恨得咬牙切齿,他们的诡计再一次失败了,他们只有伺机再找机会斗垮蒙恬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