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我在大唐当纨绔 > 第434章 朝堂对峙

第434章 朝堂对峙(5 / 6)

“小点声……”

一脸起床气的李文昊,下意识的怒吼了一声,这不吼还好,直接把这个太监差点吓哭,毕竟李文昊啊可是,杀人从来不眨眼的主,而且不是傻子都知道太子殿下今天上朝来干什么来了。

李世民也配合的打了个哈气,自从来到河北之后,他是一天比一天懒了……

“陛下,关于太子殿下,在西部修建长城一事,朝中各位大臣都认为此事不妥,还请殿下立刻停工,切莫因为一时冲动,坏了大唐的江山社稷。”

“陛下,”

“没事,诸位,有没有什么事?”

在后来,在太子和秦王的夺嫡之争上,杨启这个老货直接押宝李世民。

虽然他在朝堂上一直没有什么声音,并不抱团,但是有一说一,这老货确是实实在在的三公之一,朝廷的顶级勋贵。

这次站出来的不是魏征,而是已经快八十岁的老家伙,杨启。

说起来这个杨启也是个传奇人物了,早年跟随开隋九老之一的越王杨素,后来杨玄感造反,杨启直接秘密投奔了李渊,并且帮助李渊在后来的诸侯争霸之中取得了很多好处。

李世民这才注意到,杨启竟然上朝了,平时以杨启的年龄和身份,这朝堂没有什么关乎国家存亡的大事他都可以不来的,而且现在中书省都是由长孙和房玄龄统领,杜如晦也是因为身体的问题,挂着个兵部尚书,也不常来上朝,但是今天,这些大佬都来了。

“陛下,老身也不想来啊,但是老身要是在不来,恐怕我大唐就要步前隋的后尘了。”

虽然他在朝廷上声音一直不多,但是千万不要小瞧他了,他只是不愿意结党,而且人家也聪明,知道自己年龄大了,现在大多是在给自己的后代铺路,如果不是因为这次李文昊搞的实在太大了,他还会继续稳健。

“杨老大人,你今日怎么来了?”

杨启转头朝李文昊躬身行了一个大礼,李文昊赶紧起身还了一礼,毕竟杨启的年龄在那里,在这个时代,八十多岁都可以称之为人瑞了,属于型不加身那个级别的,他对李文昊行礼,无论如何都是要回礼的。

“杨老大人,您请讲。”

杨启痛心疾首的说道。

“太子殿下!”

杨启这一开头,就把这调门拔的非常高,“老身先随开隋九老之一的杨素,为隋文帝杨坚南征北镇,见证了南陈的灭亡,见证了宇文阐的禅位,见证了隋朝的兴起和衰落,又见证了天下大乱,大唐崛起,直到现在,或者说几日之前,太子殿下定四方,平蛮夷,开疆扩土”

“老夫这一声见证了数次朝代的更迭,见证了数个英雄的崛起,但是毫不夸张的说,太子殿下才是真正的人中龙凤。”

“好,既然殿下让老夫说,老夫就说说。”

“殿下可知道我一生之中经历了几个皇帝?看过多少次皇朝兴落?”

“为何非要修那一座长城?”

“老身知道,太子殿下此一战俘虏了不下百万异族,但是修建长城,是区区百万蛮子能解决的事情吗?”

“文治武功,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但是太子殿下糊涂啊,为什么要学那隋炀帝,学那暴秦?”

“殿下,老臣知道您是一番苦心,但是我大唐现在,您看看,可能供养起那么多人吗?”

杨启的话说的是掷地有声,不仅是那些朝臣,就连李文昊听到,都感觉自己好像做错了。

“再说,我大唐现在百姓的生活刚刚好转,却要去供养那百万俘虏修建长城,哪怕不用我们大唐的百姓出力,那这粮食,是不是还是我们的百姓出?”

“那可是进百万人啊,一年要吃的粮食老夫简直不敢想……”

说简单点,杨启就劝李文昊把长城这个天大的工程以按揭的形势来弄,不要可这一个时候霍霍。

虽然当初杨广修大运河修的是快,但是他死的也快啊。

其实这也不能说是杨启或者说朝臣挑毛病,毕竟历史上,兴建长城的秦朝无了,还就是因为苛捐杂税导致的农民起义。

如今大唐已经有了大兴之势,只要李文昊忍一忍,等一等,把这个工程拆分成一个两百年的攻城,到时候你看看,那对大唐的影响可以说几乎没有。

其实杨启还不知道的是,李文昊准备把郑和派到南边练水军,不日即将对东瀛动手,如果他知道的话,恐怕一口老血能直接喷到李世民的案子上面。

“杨大人,诸位,你们都是怎么想的?”

那边在高句丽连续打败仗,这边还劳民伤财的修着大运河,那就是找死。

现在李文昊那边和室韦人,九姓铁勒还有靺鞨正在大战,这边要修长城,这和当初的隋炀帝何其的相似?

“那好,我就让你们看看,我为什么要修这么一座劳民伤财的长城。”

“魏征,昨天我给你的东西,你可都看完了?”

“嗯!”

朝臣之中,几乎所有人都点点头,毕竟隋朝灭亡的原因还历历在目。

“那好,你切给朝中大臣们说说,从我父皇登基那一刻到现在,我们每年在对付草原民族需要花多少钱,需要死多少人?”

“是!”

“看完了,殿下!”

魏征顶个黑眼圈,脸色有些难看的说道。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