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才温蔓全礼,温荣就不断地听到宾客女眷们谈论江南东道的扬州进贡商船沈江一事。
扬州在端阳节前进献龙纹江心铜镜为惯例。
江南东道的能工巧匠是天下闻名。同时扬州那极其着名的龙纹江心镜还有一段极得帝心的故事。
有传闻江南东道的铸镜大师吕辉某年铸镜时,忽然遇见一名唤龙护的白须仙者。
仙者助其造出了“真龙镜”。
镜成后仙者消失,只在铸镜炉前留下一幅素绢,素绢上书“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野有象,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
宝镜径九寸,青莹耀目,背面刻盘龙纹饰。令宝镜名闻天下,叫人称奇的是有史料记载,前朝大旱,道人持镜做法,龙纹口吐出白气,须臾白气充斥满殿,殿外则甘雨如註。
故扬州每年五月初五都将在江心开始铸一批铜镜,经整年打磨,于次年端阳节前进献盛京圣主。
扬州进献江心镜,是极得世人关註的。
不到半月就是五月初五端阳佳节。
今年一如往常,四月初装满进贡物的商船队由扬州司马统领押护,顺商漕大运河走水路,不想在邗沟转淮水时,有一艘商船翻船沈入江中。
万幸伤亡人数不多,可是船中金银彩缎却悉数沈入江底,费了不少人力才打捞上岸。
封疆大吏进贡,自不可能单送镜子那般寒酸,故商船上同时入京的还有江南东道的美食、药物、珍禽异兽,就是彩缎亦在情理之中,唯独数箱金银落了人口舌。
一艘商船沈了,另外三艘不敢耽误。花费一年工夫打造的盘龙江心镜必须在端阳节前的一个吉日送入宫中,如此钦天监才可在端阳前的吉日,用此江心镜祭天祈求转年圣朝疆域风调雨顺,无旱无涝。
而扬州司马一进京就被刑部扣审……
车轮吱嘎响了几声,马车停在了温府的兽首大门外,守门小厮将五王妃请进府邸,并往穆合堂通禀去了。
率先出来迎温荣的是茹娘,姊妹二人相挽走在通往穆合堂的竹林青石甬道上。
茹娘听闻林氏还在二房里,撅嘴嘟囔道,“过了接亲吉时我就在石亭等阿娘与阿姐的,不想阿娘会留膳。蔓娘都已被接走了,还有何事可忙。”
温荣微微一笑,“都是亲戚,不多时二房宾客散了。阿娘就回来了。”
大伯母将阿娘留下并非是为帮忙,只是为了名声。长房虽不愿与二房多往来,却亦不是刀枪不入。纵是方氏如愿攀上长房,也难以再掌二房中馈了,除非二伯父一院犯了牵累温家一族的大事。
下青石甬道往右行数步就到了穆合堂的庭院,这一段清幽曲径温荣再熟悉不过。
庭院里槐树已结起一串串黄白相间的蕊珠,槐树顶冠那繁茂延展的枝桠,好似现下的三皇子与依附三皇子的朝臣,意气风发。
温荣转头看见庭院里新栽了数丛梅红九重葛,柔攀的蔓枝上是三瓣娇花层层迭迭。
温茹见温荣在看九重葛。欢喜道,“不想阿姐真喜欢九重葛这种寻常小花,九重葛是祖母昨日吩咐人栽上的。”
此花在风水里能化外煞于无形,祖母并非是因她喜欢栽种,祖母也对扬州贡物沈江一事担忧。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