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逵道:“那倒也是!”
……
宋江率领三千余人的残兵败将,借着身后冲天的火光,慌忙下山,向南撤退……
而沂州官军也未也继续远追宋江所部人马,在知州蒋园的命令下,凯旋回城。
当蒋知州的手下文吏,问其如何书写承给京城赵官家的表功奏折时,
蒋园深思了一会儿,有些不情况,但是也很无奈地说道:
“如今天子赐上百名太学生‘同进士出身’,并委以巡察御史之职,巡查各州县。
在这沂州城中,就有天子派来的两位巡察御史,吾等在报功之时,怎敢还如以往那般多加美饰呢?!
唉!
如实写出沂州东城大胜梁山流寇之事,
杀伤流寇人数和官军死伤人数,皆如实报之!”
文吏点头道:“蒋知州高见,在下遵命,这就为大人代笔拟写好奏折!”
蒋园道:“写好完后,送给吾过目。吾再亲自提笔誊抄一遍,报送至京城!”
…………
宋江在沂州之战大败后,率领三千余人的残兵败将,不得不离开剿匪势头正盛的家乡山~东地区。
宋江率部,辗转一月有余,在宣和三年初,挺进淮南东路的海州下辖的沭阳县境内。
宋太宗至道三年,分天下为十五路,海州属淮南路。
宋神宗熙宁五年,分淮南路为淮南东、西路,海州属淮南东路。
宋江率领梁山义军来到了海州境内的沭阳县,他先让所部喽啰在沭阳郊外的几个乡镇,对地主、乡绅等大户口人家进行抢掠,得到了不少钱粮。
宋江为了重振梁山义军士气,决定率部攻打下沭阳县。
当宋江率部三千余名梁山义军,来到小小的沭阳县城外,他却发现,城池坚固,官军及百姓在城上严防死守……
原来,组织军民死守沭阳城者,正是重和元年进士进士出身的沭阳县尉王师心。
今年,王师心才二十四岁,便当上了这沭阳县尉,可谓书生意气风发,胸怀报国之志,前途大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