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接着安娜进去了。
她进去之后看到了编剧、书的原著作者、导演、制片人等一排人坐在里面,仿佛审阅一般的从安娜一进去就无数双眼睛盯着她。
那目光可让人不怎么好受,毕竟自己就像是一件待价而沽的商品。
阿德里安率先翻开安娜的履历向其他几位介绍道:“这就是我之前临时安排进来的试镜演员,安娜-格雷。”
一边的制片人打量安娜说道:“你拍过什么电影?”
其实这些安娜的履历上都有,但是对方还是喜欢用问的,安娜回答:“《斯托克》、《成长教育》。”
说完,安娜可以明显从那些人的脸上感受到,他们应该是没有看过自己的电影的,除了阿德里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说完,安娜可以明显从那些人的脸上感受到,他们应该是没有看过自己的电影的,除了阿德里安。
因为他们听安娜说完,没有任何反应,并且脸上依旧是一片茫然。
这很正常,这些人都是大忙人,不可能每年好莱坞那么多电影每一部都看过,对于大部分业内人士来说他们只会看票房爆炸的,自己感兴趣的,或者是得到重量级奖项的那些。
阿德里安也没有向其他几位解释太多,她说道:“行吧,你就演一段吧,这是台词本,你稍微看一看。”
安娜接过台词本,上面没有台词,就是一段描述,然后让安娜去演。
这个片段讲述的是,在电影最后女主角在得知男主角去世了之后,一边读着男主角给她的信,一边回忆过去伤心落泪,一边却又要带着男主角的希望继续生活下去。
剧本上并没有写这段到底要怎么去演,之前的几位试镜女演员都是演的哭戏,而安娜肯定也是要朝着哭戏的方向去演的。
但是这哭戏要怎么演,这是一个问题。
在座的几位试镜主创们已经看了起码近十遍的哭戏了,所以不管玩出什么花样来的哭戏,他们都已经看过了。
当然,哭戏确实也分好坏,比如迈克尔-法斯宾德在《羞耻》里的最后一段哭戏,直接帮他威尼斯封帝了。
但是同一段哭戏来来回回看个十遍,那些主创们也是会审美疲劳的。
此时,安娜已经走到了场地中央,正在内心酝酿着这一段的感情,她有三分钟的准备时间。
阿德里安帮她看了手表,时间一到,她说道:“开始吧,女孩。”
安娜站着,面容悲怆。
她的表情是苦涩的,悲痛的,很快,这股汹涌而来的痛楚将她表情里最后一点理智给冲破,她忍不住开始哭泣,用一种强忍着的方式。
这一段,悲伤很到位,算是合格。
紧接着,她的表情忽然一收,仿佛正在用控制力强迫自己收敛所有的悲伤,然后露出了笑颜,只是这个笑颜又掺杂着悲痛,看起来似哭而笑,因为她知道男主不会希望她哭泣,她不能哭,她要笑。
这一段,没有眼泪,而且收的很干脆,表情是被强制地平静下来了,但是却能感受到安娜控制力下的那种加倍的痛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