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陈渊的这套火箭回收理论虽然取得了国家的认同,并且也给予了全力的支持,但就这样不计一切成本的支持让同业内的一些人眼红不已。
别人可以不清楚这五万亿是用来干什么的,但嬴鲁东再清楚不过了。
身边的研究员脸色尴尬,也不好反驳,只是淡然道:“孙院长这火箭回收技术,目前确实比较难攻克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旋即,陈渊用星耀航天工厂的账号发布了一则消息:“重型运载可回收火箭将在三天后正式直播测试,请各位届时前来观看。”
“天呐,这可是五万亿啊,我们市一年的财政收入都没这么多。”
“楼上的朋友你可得搞清楚了,火箭工程也不是什么特别大的项目,根本就用不了这么多钱,就算是粒子对撞机初期启动也不过才三百亿。”
自己那么努力想要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却被同胞那样质疑。
“而且造的还只是一个小型火箭,别的就不说了,但凡能真正造出重型可回收载人火箭的话,那我起码觉得这五万亿没全打水漂。”
只不过星耀航天工厂突然更新的一条帖子让他皱起了眉头:“什么,三天后测试重型可回收运载火箭?”
没有了那么多的经费也就意味着不少人将无法中饱私囊。
孙有强打开的电脑,发布了一遍长达两千字的文章痛批着陈渊,质疑起可回收火箭的真实性。
沪市国家航天动能研究中心内,其研究院副院长孙有强望着网络上铺天盖地有关火箭回收的消息心里却极不是滋味。
“就是,一个小型回收火箭,人家马斯克几天就能做到,根本就没什么技术含量,怎么不见他把重型回收火箭给做出来?”
陈渊还不知道网络上有这么多“正义网友”在声讨他。
然而正在上网浏览时事新闻的嬴鲁东却看到了这些冲榜热搜的帖子,顿时怒火中烧:“他们哪来的胆子这样污蔑一个大国工匠!”
看着和网友争论到面红耳赤的表姐,陈渊也真是有些心疼她:“网友们只想看到自己希望看到的真相,所以这样和他们争论没有任何用。”
就算陈渊真的在可回收火箭上取得了成绩,依然让不少人因为这五万亿而眼红。
现在这样的内部消息被爆了出来,瞬间就引起了巨大的猜忌。
孙有强和很多航天从业者都不满高层这样的做法,初期就投入五万亿给一个年轻人,这无疑是对他们这帮老一辈专家的不信任也削剥了他们的科研经费。
“呵呵,解决火箭回收技术的就是这样一个小屁孩,而且还只是小型运载火箭,这有什么难的?”
他现在就怕陈渊知道网络上的舆论后会感到心寒。
当陈渊通过手机看到这些对于自己不友好的评论时,内心丝毫没有波动。
“别说五万亿了,就算再加大投入十万,百万亿又和这些人有什么关系!”嬴鲁东捂住了胸口,“真是气死我了!”
“这能比?人家是要用来做航天科研的好吗,伱有本事自己从零生产火箭看看,说不定国家也会拨款五万亿给你。”
王可寒的那条评论很快就得到了回复。
如是孙有强也清楚重型运载火箭研发制造过程有多么难,更别提实现可回收技术了。
“看似想要用实力来证明自己,却不知道只是自找没趣。”孙有强收藏了这则帖子,满是不屑道。“那就让我看看你到时候是怎么出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