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研发空天飞机
时间,只过了一个小时。
这也是嫦六探测器正式登陆月表的一个小时。
外界早已疯狂了起来。
最先感到意外的是国内的网友。
先前在某乎上讨论星耀航天老陈再也没有新技术能拿出来的回答,被啪啪打脸。
“老哥,请问你现在怎么看待星耀航天的问月2号只用了六个小时就把嫦六给送上了月球?”
“哥们人还在不在啊,快点回答一下啊。”
因为不满陈渊花了半年只直播发射探测器,所以才在某乎上发表回答抨击。
然而副驾驶的陈渊却摇头:“不快,一点都不快,毕竟那也是一个月后了,我根本就等不起。”
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只有人上去了,自己的工厂才能建上去。
接下来当上升级进入到月球轨道之后,宇航员会控制上升级与等待多时的绕月飞行的指令舱进行对接。
在返回途中宇航员仅需挤进狭小的登月舱上升级,然后点燃上升级发动机与下降级分离,上升级的推力就可以达到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后,也就是1.68千米每秒。
相对来说这在技术层面上已经很保守了。
由于登陆在月球的着陆器仅仅是与指令舱分离的登月舱,而登月舱分别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上升级,一个是下降级。
作为一个再放到几十年后都不会过时的方案,陈渊却要完全的改变,这确实是有点人类先驱的感觉。
男人没有回答这些评论,而是果断拖动鼠标将这条高赞问答给删除了。
这还只是个探测器啊!
“如果是航天器的话,岂不是意味着华夏以后只需要六个小时,就能把宇航员给送到月球上吗?”
如果想彻底摆脱该星球的引力,则需要第二宇宙速度。
陈渊点头说道:“没错,做到自主登月返回,甚至未来还可以自主的进入太空。”
而且想象中大发玩具厂能开到月球的那一刻,实际上中间还有更多的问题要克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