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眼人都看出董卓霸京都,“资以强兵,必以乱终。”汉失其鹿,群雄共逐之。
而袁绍有雄霸之心,又羽翼丰满,天赋异禀。改朝换代的从龙之功,就在眼前。
谁不巴结袁绍?谁不迎合袁绍?谁不喜欢袁绍?
看隔壁陈留起兵的曹操,尽管散尽家财,也是没有多少兵马、人才。
但终究有人眼睛毒辣的。济阴人筹画士董昭想了一下,于一片阿谀奉承之中,振袖说道:“主公,诸位。”
大厅内的声音为之一止,众人纷纷看向董昭。
董昭这个人不简单,乃是州郡举的“孝廉”,正经科班出身。虽说在场都是名士,但是有“孝廉”这个身份的人,却也是极少。
袁绍也很给董昭面子,笑着说道:“公仁(董昭表字),可有见教?”
“董卓骄忍无亲,以我观之,不过是冢中枯骨。然汉寿侯、伏波将军张绣,大将有神。若是主公联络关东诸侯,起兵讨董。也不能轻视之,需得小心应付。否则必吃大亏。”
董昭呼出了一口气,诚恳对袁绍道。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天下何其广大,户口何止千万,智谋之士如过江之鲫,多不可数。
袁绍帐下,董昭绝对是人才。
董昭隐约觉得,张绣此人必为天下之虎,不可不慎重以对。
观张绣在凉州横行,使得马腾、韩遂有数十万之兵,却疲于奔命,胆大有一斗。观张绣在略阳郡,招兵买马、安顿民生,招贤纳士,发布求贤令。
“唯才是举。”
其人何其“贤明”。
大将有神,与吕布斗将,而后掩杀向北,击败吕布。又设计使吕布杀丁原,兼并丁原雄兵。
勇而有谋,才力绝人。
张绣这种明略绝人的人,难道看不出董卓乃冢中枯骨,必然死于非命吗?但是张绣却屈居于董卓之下,为其朋党。
董昭隐约觉得,此人并非是鸡鸣狗盗之辈,而乃窃国之贼。
而袁绍与在座名士,却连张绣都没有提起,便觉得大兵一起,董卓必然灰飞烟灭。他一个没忍住,便振袖开口。
董昭的话,在场的人反应各不相同。有少数聪明人是认同董昭的,心中都是点点头。
有人对张绣也是重视的,毕竟肉眼可见的战功。
有人则是轻视的,张绣出身寒门,实乃匹夫而已。
但是谁都没有开口。袁绍想了一下,笑道:“公仁所言甚是。张绣战功,我也是认的。”
说到这里,袁绍却也露出了意气风发之色,站起来说道:“但是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董卓有张绣、吕布。我也有颜良、文丑可以匹敌。”
“董卓凉州兵精悍,我河北人马也是雄壮。且天下英雄都要反董,兵马何止百万?董卓、张绣必然为我擒杀,不足为虑。”
“主公所言甚是。”
“那张绣实乃凉州匹夫,虽说也是堪用将才。但也是因为风云际会,才能得到现在的战功、官位。天下在他之上的将才,多如牛毛。颜良、文丑勇冠三军,河北之英俊。远在他之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