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日的功夫,军寨周边十里范围内,便修建起上百个寨堡。
寨堡不大,远远看去如同一个倒扣的大碗,只能容纳三五个士兵。
莫要小看这些寨堡,人手一柄神臂弩,只要箭矢充足,但若是想强行攻占,至少要用数十条人命来填。
西夏人就是败在寨堡战术之下,花费数倍的兵力,好不容易攻陷一个寨堡。
用不了几日,又会出现一个。
西夏人口本就少,哪经得起这样的消耗,无奈之下只得签订了停战协议。
……
正月初三。
青州军大军进入历城境内,与西军相距二十里,隔济水相望。
济水,如今又叫大清河,乃是黄河下流的一条支流。
再过几百年,黄河改道,夺取了大清河的河道之后,济水这个曾经的四渎之一,彻底被抹去了存在的痕迹。
不过眼下,大清河还是济南府,乃至于整个山东最重要的河流。
往年冬天,大清河因水流量大,就算结冰,最多也只是薄薄的一层,可供少量百姓通行,大军不行。
但今年冬季太过寒冷,外加半个月前,那场三日三夜的大雪,让大清河结上了一层厚厚的坚冰。
瞥了眼天空,眼见日头开始西斜,韩桢吩咐道:“安营扎寨!”
随着传令军将命令传下,整支大军停下脚步。
战俘们开始伐木寨营,生火造饭。
西军最远的寨堡,虽只有十里,但大军出行,实在难以遮掩。
寨堡中的斥候发觉后,立刻架马赶往军营禀报。
“报!”
“青州军抵进二十里,于大清河畔安营扎寨!”
青州军还是来了,而且来的比预期中的更快。
在他的预想中,青州军俘虏大量战俘,起码要花上大半个月,进行整编。
没成想短短五日不到,便南下历城。
杨惟忠微微眯起眼睛,吩咐道:“再探再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