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战区是伏尔加战区,这个战区比较复杂,基本上与原亚战区的组成相似,只是没有了第五方面军。
伏尔加战区辖阿拉斯加第四方面军和国方面军及亚联军三大部队。战区司令部基本上就是由原亚战区司令部改组,不过少了许多国将军了,因为这次参战的**队数量大幅下降。
战区司令由原亚战区司令严石元帅担任,而原第四方面军参谋长赫马克大将这次再进一步,升任战区参谋长,政治部主任则仍是原亚战区政治部主任格拉德.利夫曼大将。
其阿拉斯加第四方面军辖第13、30、31、32、35、49个集团军,加上装甲8师、炮兵6师、骑兵3师、空军2师、11师和空降3师共计兵力达57万人,第四方面军的主要作战方向伏加河下游地区,包括斯大林格勒、阿斯特拉罕和顿河流域都是其最基本的攻击范围。
方面军总指挥仍由李明泽元帅担任,不过原参谋长赫马克大将高升战区参谋长,新的参谋长由立了大的第30集团军司令贺德成上将接任,而政治部主任则由原第三方面军第19集团军司令黎鼎容上将担任,黎鼎容本是政治军官出身,在担任长期的指挥类职务并立了大战后也算回归老本行了。
而国方面原李济深部jia由张学良留驻亚,只有原冯yu祥的第七方面军参加,所以第七这个番号也取消了,统以国方面军为新番号,不过冯yu祥部原来的兵力较少,此前也有一定损失,所以这次是经过了补充的,还从原第八方面军划了一个集团军过来,使得国方面军的总兵力达到了三个集团军和几个兵种部队共45万人,国方面军的总指挥当然还是冯yu祥,其他指挥官除了原方面军副总指挥张学良接替李济深回国后的位置留镇亚外都也没有变更。
国方面军这次将做为绝对主力部队使用,并担任第四方面军北翼掩护部队,主要攻击伏尔加河游地区,包括萨拉托夫、坦bo夫和顿河上游沃罗涅日地区都需要国方面军负责,他们要保证顿河上游和斯大林格勒以北的苏军不能南调增援伏尔加河下游,威胁第四方面军的攻势。
亚联军齐装满员总兵力约万人,联军司令也仍由塔吉克人米沙夫担任。亚联军虽然人数不多,但不会划入第四方面军或国方面军统一指挥,作为独立作战部队,由战区司令部直辖,将作为两大方面军的战略预备队,随时为两大主力方面军提供战术支援。如此可以让第四方面和国方面军从一开始就投入全部兵力发动攻势。
第四个高加索和黑海战区名称没变,但指挥层和编制都有少许调整。
战区司令仍是梁忠诚元帅,不过因为这个战区将会动用海军,所以战区参谋长由海军参谋长范.德维克前往接任,原日本特遣第二军的司令刘伏云上将则改任战区政治部主任。
高加索战区辖阿拉斯加第方面军及土耳其方面军和保加利亚方面军,地海舰队将不再归入第方面军统一指挥,直接单列由战区司令部直辖,另外北也men将派出一个团参战,因为部队太小,直接划入了第四集团军的13师指挥,不算入战区直属序列。
其第方面军辖第4、15、43、44四个集团军,加上海军陆战队第5、6、11、12、13、21师、装甲6师、炮兵7师、骑兵4师、空军8、9师,日本特遣第2军,合计总兵力高达61万人。第方面军的作战方向主要在高加索东部,包括亚美尼亚、阿塞拜塞,还有外高加索东部,基本沿里海西岸前进,包括埃里温、巴库、格罗兹尼、马哈奇卡拉都是其基本攻击范围。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要兼顾地海各领地的防务,所以第方面军并不可能全军参战,至少会有不下一个集团军的兵力留守。若战事顺利,可以采用休整的方式轮流留守,若战事不顺就难说了。
由于梁忠诚元帅不再兼任方面军总指挥,所以方面军总指挥由原预计不参战而留守的地海联指司令顾项鹏大将兼任,方面军参谋长则由第四集团军的老资格参谋长韦分田上将担任,政治部主任由地海联指政治部主任奥巴斯上将兼任。
而地海舰队全体算入高加索战区参战序列,并将与保加利亚和土耳其舰队组成联合舰队,由战区参谋长范.德维克直接负责指挥。他们的对手自然是苏联黑海舰队,同时也会负责从海上攻击沿海苏联城市,为地面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等等。航母的海航部队还能直接攻击苏联内陆重镇。
土耳其方面军数量约为三十万人,作为主力,他们主要是沿黑海东岸推进,包括格鲁吉亚、外高加索的索契、斯塔夫罗bo尔、克拉斯诺达尔都是其主要攻击点。当然对土耳其军队的战力阿拉斯加没有足够信心,所以在战事当,这个战区到时jia叉支援作战的可能ing要大得多。
另外保加利亚方面军的数量约为二十万人,考虑到高加索苏军实力较强,所以保加利亚方面军将作为战略预备队存在,随时为第和土耳其方面军提供战略战术支援,另外有机会的话,他们还将可能直接由地海舰队运送,在乌克兰的克里木、刻赤等地实施海上登陆突袭,分担主战场的压力。
第五个则是西北战区,也可称为芬兰战区或bo罗的海沿岸战区,这个战区最高指挥官原是由芬兰元帅曼纳海姆兼任,因为此前是在芬兰本土作战。不过现在则及有可能将转为反击对外作战,曼纳海姆年事以高,加上其在国内还担任重要职务,因此不宜再担任这个职务,而芬兰除了曼纳海姆这个老帅外,也没有其他合格的将帅能担起此重任。因此最后由阿拉斯加方面ou调了原第一方面军总指挥朗.帕多元帅和副总指挥巴斯图尔克大将乘b17轰炸机并在一个闪电战机联队的护送下横跨苏联北部飞抵芬兰,正式接过西北战场的最高指挥权。
如此新的西北战区由朗.帕多元帅任战区司令,巴斯图尔克大将则担任战区参谋长,而原日本特遣第1军司令庞和平上将则担任战区政治部主任,庞和平虽然多半担任指挥类职务,但也曾担任过团政治部主任,师政治部主任,现在任战区政治部主任也不算新手。
西北战区辖阿拉斯加第7方面军和芬兰方面军,另外还有1个挪威师和1个瑞典师,同时目前驻扎在挪威海域的北太平洋舰队meng特利尔号航母编队及东太平洋舰队自由号航母编队也算入战区作战序列。
阿拉斯加第7方面军就是原来的援芬志愿军,现在阿苏战争已经发展到这一步,挪威和瑞典也正式加入了海约组织并参战,军队在这两国过境也完全不成问题,所以已经没有必要挂羊头卖狗rou仍叫什么志愿军了,直接改组为第七方面军。(这个番号原属国方面军)。
第七方面军辖第24、45、46、47、48五个集团军,加上海军陆战队第1、4、19师,日本特遣第1军及新组建的炮兵9师,共计兵力达60万人。
由于西北战区其他部队实力较弱,兵力较少,所以该战区主要作战任务都将由第七方面军负责,包括北冰洋港口摩尔曼斯克,卡累利阿地区、拉多加湖、扎沃茨克地区都是其攻击范围,当然最重要的圣彼得堡(列宁格勒)是西北战区要承担的头号攻坚任务。
这一带的苏军实力很强,多为主力部队,数量也不少,周边更有其他苏军可能支援,所以攻打这里,肯定会要集整个战区的所有部队。拿下这里他们才有可能接着攻打bo罗的海沿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等地。如果他们攻击顺利,可能未来还要参与围攻莫斯科。
可以说西北战区虽然是所有战区所辖部队最少,实力最弱,重装备最少、作战环境最为恶劣的,但任务却极其繁重,其作战是否顺利也关系着莫斯科北部地区的作战能否顺利,总之这一次西北战区和第七方面军肯定会是五大战区压力最大,作战过程最为辛苦的。
第七方面军总指挥就由原志愿军司令德迈尔大将担任,方面军参谋长则由原志愿军副司令,海军陆战队指挥官伏光辉上将担任,原第24集团军司令艾奇逊上将则改任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艾奇逊在担任集团军司令前本就是总政治部的部长助理,扩军时才下放到24集团军担任司令,现在艾奇逊改任方面军总政治部主任自然也会得心应手,不过艾奇逊升职,倒是让另一个人得益了,就是原集团军参谋长胡向东。胡向东在这次晋衔也顺利晋升为将,现在顺位接替艾奇逊坐上集团军司令的职务顺理成章。
西北战区另一大主力芬兰方面军事实上就是芬兰国民军全体将士,毕竟现在西北战区的战争基本上还在芬兰国境内进行,芬兰几乎全民皆兵,全体军队自然早已经参战,不过将来反击成,打入苏联国境后,芬兰方面军肯定不会把全体国民军都带走,但现在芬兰包括一些武装平民约有武装人员近四十万,到时凑上二十万jing壮兵员杀入苏联还是没有问题的。
而芬兰方面军虽作为主力,但其独立作战方向不多,主要就是攻击圣彼得堡以西,包括收复被苏联占领的维堡,尽量配合第七方面军部队为攻坚圣彼得堡打好基础,如此可以在第七方面军主力完成其他方向的作战任务后,为圣彼得堡的攻坚创造出最好的形势。
至于挪威师和瑞典师人数都在两万余人左右,独立作战的可能ing不高,所以将统一归入芬兰方面军作战序列。
不过这两个师虽加起来只有四万人,但综合作战能力却并不弱,这两支部队也并非全是步兵,事实上两国都有在战场练兵的打算,所以这两个师还各有炮兵和航空部队,他们国内有限的装甲车辆也派出了大半,可以说这两个师更像是机械化un成部队。
这样的部队只要运用好了,其战斗力还是非常可观的,挪瑞两国武装部队并不多,能派出这样的部队也可见两国是下了血本了,不过也不难理解两国为何如此大方,如此舍得,毕竟这样有获胜把握,还有庞大盟军帮助的练兵机会可是很难得的,而要练兵,自然要首先把他们的主力部队练好。如果随便派些军队出来,还不如不派,在这种战场,那只是无谓的炮灰。两国国小民稀,每一条人命都很重要,他们可不像苏联那样消耗得起无数人命。
叶枫十指紧扣,沉yin片刻道:“8月15,而两个月后,气温将变得极度严寒,作战难度会越来越高,也就是说我们只有两个月是可以毫无阻碍的作战,进入严冬,起码在明年二月以前我们都必须放慢脚步。你们有没有想过,两个月内,我们大约可以做到什么地步,有没有可能完成目标?”
蒋百里苦笑道:“虽然现在苏军兵员素质远不如前,但好歹也是几百万,且东欧平原的情况不可与人烟稀少、千里荒野的乌拉尔以东相提并论,前进的难度会要大得多,所以光凭我们自己的话,肯定不可能在两个月内完成战略目标,也许到明年八月才有可能。这还要不出现什么意外。当然如果德国人也在今年发动攻势,结果就可能截然不同了,可是总统已经拒绝与德国人直接联手了,所以德国人什么时候动手非我们所能控制。”
这时弗莱彻道:“德国人比我们更不适应严冬天气下作战,所我照我估计,就算德国人现在准备好了,但也会等我们先动手,他们才会行动。那时苏联兵力将会主要用于苏联东线,德国人在苏联西线发动攻击就会减轻一些压力,可以更度推进,抢夺更多的地盘。甚至有可能考虑到天气原因,他们在今年坐壁上观,坐山观虎斗,到明年才出兵捡便宜都有可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