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1895淘金国度 > 第725章 地下城

第725章 地下城(2 / 3)

开始还有人兴致勃勃的指着外面兴高采烈的谈论着什么,但当十几二十分钟都是这样千篇一律的景e时,慢慢的大家的兴致也就降下来了。甚至有人已经在座位上打起了嗑睡。

因为是首次通车,所以车速并不算很快,通过整条隧道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叶枫和古明泽等人又说了一会话,不久也开始休息,当他们再度醒来的时候,ua车已经驶出了隧道,进入了华侨城地界。

叶枫等人简单的洗漱之后,回到座位上,透过车窗看向窗外。

华侨城毕竟是老牌直辖市,而杰日尼奥夫车站一带本就是属于华侨城最繁华的乌厄连区一部分,属于这座城市的起家之地、核心城区范围。所以从驶出了隧dong后不过几分钟,他们所看到的景象就已经远超王子郡。

王子郡那种新兴小城是不可能与华侨城这样的老牌城市相比的。

虽然华侨城的高层建筑也不是很多,但也不是王子郡可比的。进入延伸线,两旁铁丝网外那鳞次栉比的大厦连绵不绝,还能看到铁丝网外相邻的街道上那如蚁般的欢迎人群,其气氛之热烈,其欢迎人群之多远比王子郡更要惊人。

如果说诺姆堡受益于隧道,这些年厚积薄发得以发展,那华侨城则是受益于隧道,然后老树发新芽,曾几何时,华侨城就曾是全国第一大城市,全国第一个人口过百万的城市,全国城市面积最大的城市。只是在科雷马河战役结束后,随着阿瓦琴等气候环境更好的港口城市的崛起,华侨城开始一步步的没落,到后来第一次苏阿战争结束,整个远东落入阿拉斯加手里后,华侨城面临的冲击越来越大,釜山,汉城、清津、海参崴等各大沿岸港口城市的兴起,让华侨城的退步越来越明显。

在隧道工程正式立项之前,短短数年间,华侨城的人口减少了30,人口最少时只有一百三十万人不到了,城区内甚至有过人口即将跌破百万的时候,一度退出全国十大都市之列。在那个时候,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有朝一日华侨城会再度崛起,所有人都以为华侨城将越发没落,这个曾经的全国最大城市也许不过十年就会沦落成一个北极小城。甚至直接回到以前的北极渔村时代。

但白令海峡隧道工程的立项,尤如平地一声雷,炸响全世界,同样也让已经即将枯萎的华侨城给惊醒了。

依靠本来就极为强劲的公铁路jia通优势和仍然还非常强劲的工商业实力及雄厚的城市基础,在隧道海峡正式立项时,华侨城就开始止住颓势,重新成为全国投资商眼的香饽饽,到隧道开工时,各种投资又开始涌入华侨城,而到隧道即将竣工的前两年时,全国各大客商更是蜂拥而来,各种各样的投资落户于此。正好十年时间,华侨城不但没有重新沦落成北极渔村,反而重新崛起,焕发第二un。

虽然因为气候环境实在太差,后来的各种投资多集在商业运输服务业等方面,大规模工业投资并没有多少增长,使得华侨城的人口升势并没有想像的快,再没有夺回过全国第一大国,甚至在亚洲也再没有夺回过第一大城的地位,还相继被克里斯诺亚尔斯克和新西伯利亚超越,但十年来稳步有升,也成的完成了城市经济转型,从以前工业为主的城市逐渐转变成了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化都市,人口也从当初最低a时的不足一百三十万,逐步回升到了去年的总人口超两百万,城区人口超一百五十万的地步,再度挤身全国十大都市之列。

虽然只是十大都市的最后一位,且与后面的阿瓦琴、阿留申、密克罗尼西亚、瓦尔迪兹等大都市的距离并不大,位置还很危险,但能再次重回十大都市之列,已足以让华侨城这个正位于北极圈上的北极第一大城的市民们高兴了。

而随着隧道正式通车,做为联接美洲大陆省市的第一站、桥头堡,华侨城从新西伯利亚市夺回亚洲第一大jia通枢纽宝座是毫不用怀疑的。就算夺不回亚洲最大金融心,亚洲最大城市等地位,只要夺回这一个头衔,对于华侨城来说,也足以让他保持长盛不哀的势头了。再不用担心像当初一样因为港口城市越来越多而导致华侨城的没落了。

不过华侨城虽然早已经不是全国第一大城,在亚洲都要排在克里斯诺亚尔斯克和新西伯利亚之后,但论城区面积,华侨城可能仍然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就因为这里的气候地质环境决定了他们不能建太多的高层建筑。

在华侨城,最高的建筑没有超过四十层的,就连超过三十层的也很少,多数都是十余层的大厦,这样一来,想要容纳如此多的人口,其城区面积自然非常大。即便城区人口已经早超过两百多万的安克雷奇和费城等市只怕也还不能与华侨城相比。

从这一点来说,如果说华侨城仍是全国第一大城市也不算夸大。

当叶枫等人走出ua车,在杰日尼奥夫车站照着在王子车站那样进行过一番还算简单的典礼之后,叶枫等人就在华侨城市长,叶枫以前的办公厅主任,贴身秘书郝yu周陪同下在华侨城视察了一番。

真正深入到全市,才能真切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庞大和恢宏,才能感受到这座北极城市的与众不同。

虽然华侨城与诺姆堡一样都是白令海峡两岸的城市,但论气候环境,显然这两座只相隔一道百余公里左右海峡的城市有着很大的不同。

诺姆堡虽然冷,但其主城区靠近西南部诺顿湾,北部的苏厄德半岛部特勒山脉阻隔住了大部分北极吹来的凛冽寒风,所以诺姆堡虽冷,却比华侨城的温度要稍高一些,风雪也要稍小一些。

而华侨城却真正是沿着海峡岸边建起,且其最早发展的乌厄连区大部分还位于海峡东北部,直面北极寒风,所以在这座城市里,一到冬天真正是非常难熬的,户外几乎不会看到普通行人。

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华侨城一直以来除了主城区,还有一个一直占据全国数一数二位置的大郡普罗维杰尼亚郡,就因为此郡位于华侨城主城区南面,地理上与诺姆堡城区是正面隔海相对的。在这里,因有北面主城区扛住了最寒冷的风,所以普罗维杰尼亚的气候比主城区还要稍好一点,有时到了冬季,在普罗维杰尼亚甚至比主城区还要繁华一些。

同时也因为这里的冬季太冷,户外活动很危险,所以华侨城目前还有一个全国第一,就是全国地铁系统最发达,地铁线路最长,最四通八达的城市。

华侨城的地铁系统建设只比费城晚一年,但其发展却是全国最快的,即便是华侨城不断没落的时期,地铁系统的建设也从没有停顿过,似乎当时的市长们都是想通过这个系统来留住更多的人口,止住当时城市的衰败。

在政fu的大力推动下,如今的华侨城几乎变成了一个半地下城市,全市地铁系统已经共拥有二十一条线路,总里程长达607公里,就像地下蜘蛛网一样把全城各主要人口聚集区连接在了一起,其最长的一条线路就是二号线,里程长达90公里,从乌厄连到南部的普罗维杰尼亚郡城。

另外与大部分城市的地铁系统不一样的就是,华侨城的地铁站设置比较密集,而且每一个地铁站占地非常大,在这些地下地铁站都有一相当大的地下商业广场,就像是一个小集镇,各种商店林立,有时比地面上的街道还要繁华,特别是冬季。

虽然地铁站过于密集,导致地铁通行效率和速度都有一定影响,但对于这样一个城市来说,这么多的地铁站却方便了全城几乎每一个居民,使得他们不用在冬天时还要在寒冷的户外呆过长的时候,几乎每一户居民都可以在最多十分钟之内走到最近的地铁站,然后乘坐地铁去往自己上班的工厂,公司。游玩的人也可以通过地铁系统便捷的到达每一个目的地。

所以速度虽慢,效率虽然较低,但华侨城的地铁系统却可能是全国最繁忙,最受欢迎的地铁系统。在冬天,你也许在华侨城的地面街道上见不到几个人,见不到几辆车,但如果你到了华侨城的地下,你就会发现,在这里,就像是在华侨城之下有着另一个巨大的地下都市,所有人似乎都在这个季节跑到了地下。

可以说也正是为因这样的地下都市似的地铁系统使得华侨城最终可以恢复过来,留住不少的人口,也正是因为这样,华侨城的经济并没有在冬季受到太剧烈的影响和打击。

这几年,许多跟华侨城这样非常寒冷的城市,如耶洛奈夫,诺姆堡、贝特尔斯、雅库特、阿纳德尔,道森、斯卡圭,甚至费城这样的城市都来华侨城取过经,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采用华侨城这样的地铁系统。在修建地铁的时候同时也打造了一个地下都市。地铁不追过速度和效率,最主要的作用在于要使得城市在冬季不至于因户外活动的限制而影响市民出行,降低城市的吸引力和经济发展水平。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