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母撑着阳伞去找谢雯,苏叶和何芬一阵轻松,这几天谢母没精神的样子令她们担心,这一小坎跨过去了
何芬想起一姐妹说过: 生活就是充满大坎小坎,一坎坎跨过后道路更宽,她不这样认为,她希望生活中没有任何坎坷,咸鱼的日子多美好!
生活回覆正常,谢承熹去书院,孩子们重去上学
苏叶这才开始整理家事,接过张管家递来的账本,看了看,准备装苹果的麻袋收购数量足了,不过涨价了,装头等果子的竹筐也够了,也涨价了,涨幅还不小
这是苏叶和谢卫华早预料到的,不,应该说是村裏各家大家长早预料到的,需求多了,原产不变,不涨价才怪
果树大了,果树之间不能再种植株高的作物,只能种少许绿豆黄豆花生之类的,每年要发福利的棉布需要不少,仓库裏不多了,买是可以买,只是果园的小姑娘们冬天的活换成做什么?
苏叶把这事跟张管事提出来,问他:“你有什么好主意吗?”,张管家也上六十岁了,有花白头发了,是不是该对张铎要求再严些?好早些接过大管家的棒,苏叶一心二用地想
来谢家多年,张管家对主家脾气也很了解,没做犹豫直接说:“咱们谢家种农作物经验非常足,买荒地种棉花,居老奴了解,棉布棉花价格很少下降,就是降价,也降得不多”
苏叶摆手否定,不说县裏好点的荒地都卖完了,想到买荒地开荒,她心累,西北倒是种棉花的好地方,妹夫也在那边上任,可太远了!!
两人商谈到傍晚,谢卫远从外面回来,张管家这才离开
苏叶边给谢卫远倒薄荷水,边说话:“修路每家要捐多少银子定了吗?”
谢卫华点头:“沿途的富户捐有多少还不知,我们村裏家家户户都有果园,暂定每户捐一百两,这是强制性的最低线,无上限”
“有人反对吗?”,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捐银子做好事的
谢卫华喝了水,说:“反对无效,除非搬出村子,顾家大房带头捐五千两”
苏叶笑道:“之前各镇修路也是顾家大房带头捐,顾家挺积极的”
谢卫华笑笑:“大姐夫中举后,顾家希望在村裏的影响力加大”
“再怎么折腾也越不过苏姓,而且福家村太小,资源也就这么多,影响力加大也没什么大作用,旭嫂子还是顾家的姑奶奶”,苏叶说
谢卫华:“嗯,大姐夫的大堂哥好胜心强,多年前顾家和姑父在府城重建宅子的大赚,令他有些膨胀了”
“所以后来很多事跟在苏家和我们后面,应该是很不甘心,包括果园顾家反应慢,买荒山荒地地方不太好,南丰书院顾家插不上手”,谢卫华说
“这是典型的能力配不上野心”
“这句话很贴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