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声招呼了一下儿子,百里都脚下一动,几步之间便站到了那幅不知道耗费了他不知道多少心血的地图之前。
只见老将军百里都指着地图之上的一个红点,转身看向已经走到自己身后的儿子,“这里便是我军驻守的函谷关。”
“如今韩国大军围困函谷关数月之久依然没有结果,虽然前线参与激战的韩军依旧警惕,但是久攻不下后方的韩国城邑必然已经松懈。”
听到自己父亲的分析秦将百里邑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当即说道:“父亲的意思是截断韩军后路,将韩军活活困死在这函谷关前。”
秦将百里邑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百里都却是并没有给出正面答复,而是缓缓问出了一句话,“还记得崤之战吗?”
当父亲百里都提到肴之战时,秦将百里邑脸上忽然浮现了一丝凝重。
身为肴之战主将孟明视的后人,他百里邑怎么可能忘记两百多年前那一场可以说是他们百里一族耻辱的战役。
公元前627年,秦穆公任命孟明视为主帅,率领大军趁着晋文侯重耳薨逝的机会偷袭郑国。
因为商人弦高的通报,郑国提前知道了秦军偷袭的消息,知道战机已经失去的秦军主帅孟明视也就准备撤兵回秦。
没有想到的是当秦国大军走到崤山隘道之时,突然被断绝了前后退路,在此设伏的晋国以及姜戎大军趁势杀出。
崤之战以秦军的全军覆灭而告终,而这场有着决定意义的战败过后,秦穆公渐渐放弃了与山东晋国中原争霸的野心。
虽然距离那场战役已经过去了两百多年的时间,但是身为孟明视后代的百里一族永远记得那次战败的耻辱。
小时候祖父拉着自己的手走在百里一族的家庙之中,为自己诉说先祖孟明视战败崤山的情景,百里邑至今历历在目。
再将这一场崤之战和父亲刚刚所说的韩军后方懈怠一结合,秦将百里邑的眼神之中忽然多了一道精光。
他的视线开始在面前的那幅地图之上不断移动,最终停在了韩军后方的一个代表城邑的小点之上。
“就是这里!”
只见秦将百里邑右手紧紧握成拳头,然后用尽全身气力砸在了面前那幅地图之上。
顿时之间,议事厅之中忽然响起了一道沉闷的巨响。
百里都循着这道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向那幅地图,发现自己儿子右手落在地方分明是……
渑池。
看到这一幕百里都忽然笑了,“正是渑池。”
“函谷关之外便是魏国的陕县,而距离函谷关最近的韩国城邑便是渑池。”
“一旦渑池为我秦军所有,那么不仅韩国的后勤线路会被切断,而且十万韩军只能龟缩在西有函谷、南有秦岭、东有渑池、北有河水的一片狭长区域。”
“今日这支韩军的命运也会如两百年前崤山之间的那支秦军的命运一般……”
说到这里百里都和百里邑两父子的视线交汇在一处,然后就听两人带着几分默契不约而同地说道:“全军覆灭。”
百里都重新将视线移向面前的那幅地图,伸出右手食指在函谷关以东的崇山峻岭之间勾画出了一条隐秘小路。
“这条路可直通韩国渑池。等到战机到来,我军可以从这条路直抵渑池城下,到了那时这十万韩军便是我秦军的掌中之物。”看着这一条十数年镇守函谷关生涯之中摸索出的一条隐秘小路,百里都有些兴奋地说道。
同样看着这条足以改变函谷关战局的小路,身为函谷关守将的百里邑双眼之中勃发而出的是勃勃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