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没有武安君吴起对外指挥若定、对内坚定变法,秦国今日或许还是那个在魏国手中屡战屡败的国家,又或许早已覆灭于当年义渠二十万大军的铁蹄之下;
若是没有栎阳君甘龙主政后方、供给钱粮,纵使秦国拥有百万之师,又如何能够连连取得一场胜利,又如何能够击败宿敌魏国、一雪百年之耻;
……
时间过去了不知道多长的时间,殿中秦国朝臣的目光从前方那一位位重臣脸上划过,与此同时他们为秦国立下的赫赫功勋则是在那些秦国朝臣脑海之中一一浮现。
而注视着前方这些重臣的除了后方的那一干朝臣之外,还有前方站于台阶之上的太子嬴渠梁。
对于面前这些于秦国有大功的前辈们,从小跟随在秦王嬴连身旁耳濡目染之下的太子嬴渠梁是打从心底敬重他们。
今日脑海之中再次浮现出他们的功绩,倒是令太子嬴渠梁感慨颇多。
带着心中的这份感慨,太子嬴渠梁缓缓走下台阶,无比郑重地向着这些于国有大功的前辈们躬身一拜。
“嬴氏子弟嬴渠梁,在此多谢诸位为我大秦立下的赫赫功勋。诸位,请受渠梁一拜。”
说完太子嬴渠梁当着殿中所有秦国朝臣的面,向着前方坐席之上那一位位已经被风霜侵染多年的老人们郑重一礼。
随后在阻止了这些人起身回礼之后,太子嬴渠梁快步走到了众人中间的大夫吴肃身前诚恳求教道:“大夫刚刚说了那么多,是要渠梁虚心接纳前来投效我大秦的人才吗?”
“太子能够礼贤下士,这是我大秦的幸事。”对于太子嬴渠梁的刚刚话语表示了赞扬之后,大夫吴肃突然话锋一转道:“但只是接纳前来投效的贤才还是不够,太子要做的应该是向全秦国乃至全天下求取贤才。”
这一番话语说完之后,大夫吴肃向着面前的太子嬴渠梁无比郑重地谏言道:“臣想请太子做两件事。”
“其一、命秦国各县、各官署举荐那些才能出众的人才前来咸阳,由太子亲自出题考核。其中考核优秀者,太子可根据其才能或是授官或是晋职。”
“其二,仿照数十年前的王上曾经做的那样,向全天下发求贤令,向全天下展示我秦国虽然已经成为霸主,但却依旧重视人才的态度。”
大夫吴肃这两道建议刚刚说完,在场秦国朝臣立时陷入到了一阵无比热闹的氛围之中。
“吴肃大夫此言有理,臣附议。”
“臣也附议。”
“请太子以大秦主政人名义向天下再发《求贤令》。”
……
当身旁要求发《求贤令》的声音与赞同举荐的声音不绝于耳之际,太子嬴渠梁眼中那一抹坚定越发热烈了起来。
最终,就听太子嬴渠梁肃声宣布道:“好,渠梁便以大秦主政人的名义向秦国、向全天下再发《求贤令》。”
“太子英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