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我大秦要想完成天下一统,便需要拥有比之今日的大秦更加强大的国力。有着一日当大秦的百万雄师开关东出,天下何愁不能平定,我大秦的大业又如何不能建立呢?”
大良造孙伯灵的这一番话语在这座大殿之中缓缓响起,道出了秦国统一天下的道路,也让对面聆听的秦王嬴渠梁深受震撼。
良久之后,好不容易压制住内心之中的心潮澎湃的秦王嬴渠梁向着大良造孙伯灵再次躬身一礼。
“先生,渠梁受教了。”
……
就在咸阳宫大殿的这一番君臣交谈之后不久,身处秦国咸阳多日的楚国令尹景言突然接到了秦国官府的一封来信。
不过这封信的主人却不是令尹景言期盼的当今秦王嬴渠梁,而是如今的秦国大良造孙伯灵。
不过即使不是秦王嬴渠梁亲自召见自己,对于大良造这一职务在秦国究竟意味着什么十分清楚的令尹景言,心中还是难免生出了几分激动的。
数日之后,根据那份书信之上约定的时间、地点,楚国令尹景言来到了大良造孙伯灵的府邸正厅,见到了秦国自武侯吴起之后的这第二位大良造。
“楚国令尹景言,见过大良造。”
“秦国大良造孙伯灵,见过令尹。”
这两个可以说是代表着秦楚两国高层的重要人物进行了一番见面必须的礼仪之后,作为此地主人的秦国大良造孙伯灵便摆出了秦国在此番吴楚之上的态度。
用大良造孙伯灵的话语来说,此番大战是楚国先行挑起如今却又因为战败而选择求和,于情于理楚国都应该向吴国、陈国付出一些代价。
如果楚国想凭借自身国力强行结束这场战争的话,那么不仅吴国、陈国不答应,就连秦国也不会在一旁坐视不理的。
大良造孙伯灵如此一番态度,前来秦国寻求调停的楚国令尹景言并没有表现出半点吃惊的样子。
事实上,在临行之前无论是楚王芈良夫还是令尹景言都做好了为了求和付出代价的准备。
此次秦国之行无非是想借助秦国这个表面之上的盟友的面子,尽快促成楚国与陈国、吴国双方的停战罢了。
要是秦国不提什么代价就一口答应帮助调停,楚国令尹景言或许还会怀疑秦国这是另有图谋。但是如今秦国直截了当地将态度摆了出来,楚国令尹景言那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了下去。
之后,楚国令尹景言向着秦国大良造孙伯灵说出了己方为了此番求和而愿意付出的代价。
淮北部分土地以及半个越国之地。
当从楚国令尹景言口中听到了这个条件之后,大良造孙伯灵双眼之中一道淡淡的喜色忽然浮现。
虽然他的心中十分清楚单单凭借吴国、陈国的力量根本无法抗衡强大的楚国,迟早需要秦国亲自下场与楚国一战。
不过要是能够凭借这番大战的胜利,从楚国的手中夺取一些土地夯实两国的根基,让这个迟早来得比之前更晚一些。
这对于秦国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