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卡看书

首页 足迹
字:
背景色: 关灯 护眼
首页 > 战国之大秦质子 > 惠文篇二十八

惠文篇二十八(2 / 3)

说完了东部江水防线的不稳,道出了中部梁将庞涓的稳扎稳打,西部战场的态势更不用提了。

不说秦国所率领的联军于丹阳大败楚军的辉煌战绩,就说如今驻扎在楚国都城郢都之外那二十万楚军就足以让楚国重臣们感到惴惴不安。

很明显,在如今这种几乎已经是颓势尽显的情况之下,留给楚国的选择已经是不多了。

想清楚了这一点之后,身为楚使的屈伯庸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是话到嘴边只剩下了一声充满无奈的长叹。

“唉……”

将心中的苦闷带着这份长叹缓缓道出之后,屈伯庸的目光看向了前方站在窗前的儿子屈原。

“原儿,刚刚都在说楚国了,你怎么不想想你自己呢?”

自己?

听到身后父亲屈伯庸问出的这句话语,屈原那平静的脸上同样浮现了一丝无奈。

昔日南方霸主、如今依旧可以被称之为秦国之下第一强国的楚国都不能拒绝秦王的要求,自己一介白身又怎么可能去拒绝呢?

况且看着数日之前咸阳宫之中秦王嬴驷对自己求贤若渴的架势,很显然秦王或者说是秦国是绝对不可能主动选择抹去这一条件的。

不过转念一想,屈原的心中却也释然了。

数十年前,曾祖屈武辅佐悼王推行的那一次变革失败之后,自己这一脉就已经默认成了楚国政坛之上的边缘人物。

若非如此,身为楚国令尹屈武之孙、出身屈昭景三族的父亲屈伯庸也不会人到中年,才是一个区区管理三族族务的三闾大夫了。

要知道前番丹阳一战之中被秦军俘获的景明,和屈伯庸同样出身屈昭景三族,但他年纪轻轻可就是楚国令尹之下的第二人了啊。

看看年纪轻轻的左徒景明,再看看人已中年的屈伯庸,两人之间的差距旁人一眼便能看出。

古往今来,君择臣,臣亦择君。

如今既然楚国对于曾经的令尹屈武一脉弃若敝履,那就别怪人家屈武一脉的后人另寻它处了。

脑海之中的思绪翻飞,许久之后屈原缓缓将视线从身前的风景移开,轻轻转身看向了自己的父亲屈伯庸。

“父亲,对于我们这一脉来说,对于屈原来说,离开楚国来到秦国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听到儿子屈原说出的这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语,楚使屈伯庸刚刚要吐出的话语立刻便止住了。

相比较于时刻提防着自己一脉的楚国朝堂而言,或许有太后屈昭照拂、秦王嬴驷欣赏的秦国政坛真的是更为合适的选择。

在这一刻,一颗种子在屈伯庸的心中悄然种下。

虽然从表面之上来看,这颗种子并没有什么异常之处,但总有一天这颗种子会开花、结果。

从这一刻起,不,或许从很久之前起,屈原命运相较于原时空便走向了另外一种不同的结局。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