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就这样吧,我负责去拿论文底稿,实验室里都有,给你们做参考。”
“什么参考?”
高扬好奇的问了。
“就是你之前写好的那写论文。”
高扬点了点头,那些底稿随便拿,反正论文都发表了,就算拿出去拍卖。也得等到自己挂了以后才能升值。
唐宁在一边说着。
“我去安排人过来收拾,小麦收割很快的,非君不嫁?嗖?我那边如果准备不充分,很容易出事儿。”
唐宁也自顾自的走了。
李敏过来拉土豪李。
“走了,该说的都说了。咱们还有事儿呢。”
土豪李不舍的走了,一步三回头。
“说好了啊,匀给我些小麦粒子,多少钱都行。我不计较,但是品质要好。能体验出来是最好的。”
高扬问着正准备去北地的小玲,问着说了。
“刚才三刚才商量什么呢,还想要我的论文底稿?”
“当然是让你名气更大一点儿了。”
小玲说着,也向外走了。
“我去安排一下,收割的事儿。是不能拖的。”
高扬一脸疑惑,但是感冒劲儿上来,高扬又躺床上睡觉去了,管它洪水滔天,咱先把觉睡了再说。
第二天。
李敏第一个在微博上刊发文章。
记录农业学科著名教授高扬先生的文章。
作为高扬教授曾经的学生一命。我统计了一下高扬教授这些年来写出的炉温,在农业学科方面做出的贡献。
论小麦……
洋洋洒洒,李敏写了大概三千多字,把高扬的所有论文都罗列其中,而且汇总了高扬在国际国内获得的奖项。然后@了一大群人,都是农业学科的教授,给学校排名打分的各路专家学者。
李敏的粉丝和同学纷纷在下面留言或者转发,不到半天的功夫,卫州市就传遍了。并且借着同学这个关系圈,开始向全国地区的大学高校扩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